《易·系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好。”
《百战奇法·忘战》云:“凡安不忘危,治不方乱,圣人之深戒也。天下无事,不可废武,虑有弗庭,无以捍御。必须内修武德,外严武备,怀柔远人,戒不虞也。四时讲武之礼,所以示国不忘战。不忘战者,教民不离乎习兵也。”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齐王田建被俘,秦始皇把他迁徒到共,不久就死在共地。齐国灭亡的主观原因,是齐王长期不修武备,安于现状,苟且偷安分不开的!“忘战必危”是齐王田建留给后人的沉痛教训。
《资治通鉴·通纪三十二》云:“穷奢极欲,承平日久,毁弋牧马,罢将销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军备废弛”。
《书经》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居的时候,要随时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难。保持警惕,才能有所准备,有了准备,就能避免突降的灾害。
《司马法仁本》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又如《南史·陈日宣传》曰:“兵可多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无备。”
《汉书·息夫躬传》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比尔盖兹说:“我的企业离倒闭只有180天!”
企业危机表现在少数老板身上(注意是少数不是全部)。公司业务一派繁荣景象,有了一点品牌效应,就花天酒地,忘乎所以,哪里热闹哪里去,登台亮相,句句警句。自以为已是成功人士,沾沾自喜。问题是,他们没有谁敢说十年以后企业会怎样!公司里找不到人,员工奉其为神,想见他一面,比攀上珠峰还难。实际情况呢,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浪费严重,人浮于事,明争暗斗,不一而足。老板不把时间花在战略规划上,不花在内部规范上,一旦危机来临,上对不起皇上,下对不起贤相。以前有人说过,中国的企业家象螃蟹,红得越快死得越快,现在想想还有道理,因为他的行为是“横行”。当然,有的老板根本没有打算把企业做到万古千秋,只是企业活几年就是几年,他表面上是做企业,其实就是在做买卖。即便是做买卖,也要做好。就按照这个境界说,要是没有危机感,子子孙孙都会有危机。
当然了,这样的老板微乎其微。比较多的是就没看到危机,还“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因为客户还比较稳定,资金流还算充裕。前瞻意识不强,应急能力不够。
表现在管理者身上,就是在这个位置上能呆几天就几天,大不了走人。不求上进,不爱学习,凡是应付,推卸责任,寻找借口,不叫不干,不说不做。这种人非常像一种人的心态:奴才。为什么一个活生生的人才变成了奴才?一个哲学家这样回答:“假如你自比与粪土,那必将被人所践踏。”
由于对企业多年的了解,说句心里话,当看到企业发展得那么慢,问题是那么多,损失是那么严重,我的心都很酸。我非常想点化他们,帮助他们,但确实是时间与精力有限。再者我帮助企业还有一个原则:“与有缘人合作,同智慧者携手!”原因是没机会见面没缘;见面了话不投机没缘;有缘了老板又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无远见、无智慧。这种情形就很难帮助到他了。
当产品质量缺陷不断的时候,当客户投诉不断的时候,当员工流失太勤的时候,当员工没有责任心的时候……,老板,你不能还没有感觉,要有知觉——危机就在眼前。怎么办?如果你的能力或精力不够就花点小钱请专家。据说平安保险曾经花费2000万请外国专家给他们做咨询,一年只得到两个字“寿险”。隔了一年又花费2000万把这专家请来,一年又得到两个字“华东”。说句笑话,我颜老师也不买飞机不造航母,一般不需要这么多。
病人到医院最怕听到医生说这样的话:“哎呀,你怎么不早点来?!”
有的企业虽然表面上生意兴隆红红火火,其实问题如癌症的初期看不出来。一些老总还在自鸣得意,没有预见性和忧患意识,悲哉。
明朝作家刘元卿,在一篇题为《猱》的短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猱的体形很小,长着锋利的爪子。老虎的头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猱于是把老虎的脑髓当作美味吃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