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看到一个声明:某些教练太极拳很多年的“大师”们聚会,强烈要求太极拳的标准化,以及坚决反对”某些人所主张的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
老实讲,我就是这些 人所坚决反对的主张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的王壮弘老师的传人。
这些年,我专门对于太极拳的”三量“下了一番功夫,来体悟之、並以理作意,编出相应的太极功法来修炼这”三量“;越练越觉得这”三量“了不起。
如果我们强调招式,则所有的招式都是人编的——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编了太极拳的新招式新招法,然而,这些招式招法终究需要忘掉的,招式终究是人为的——还要走到无为,进入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才好。
如果我们强调功法,去练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静坐,而这些功法,都是健身气功的内容,和太极拳的思维相去甚远;太极拳必得练属于自己特点的太极功法,否则,就拳和功就脱节,成为了两层皮;否则,拳功的道,就体现不出太极道的特点。
太极拳的功力,不能体现在用力上,否则就变成外家拳走力为路径的拳种了;不能体现在招式上,否则,就变成心外求法的外道上了;不能体现在健身气功的功法上,否则,成为另一种健身气功了。那么,太极拳功力或者功夫,应该体现哪里?
毫无疑问,体现在太极拳的三量上:沉重量、漂浮量、流通量。可以说,衡量太极拳打得好不好,就体现在这三量上。这三量上身,就是功夫上身;这三量上身,则自然就有了功力。功夫的力量。这个太极功夫的力量,戒用力,招式自然,无张扬,内敛,内求本具。
三量是人人具有的,可惜,必须经过不用力,悟太极之理,内心内求,方能得到之。
沉重量,体现在鬆柔、放松、肌肉肌腱之力化为无,体现出身体之重、沉,以及与地心吸力之融通关系上。
漂浮量,体现在精神能提得起,放得下,是虚灵顶劲的体现和胳膊、身体、脊柱上的清、轻、灵,体现在与天空的融通上。
流通量,体现在一动无有不动,气遍周身不稍滞,这是通透全身,经络通畅的表现。
三量,简单说,应做如是观。此外,太极拳的所修炼的气质,不是体现在气宇轩昂上,而是展现在内敛、平和、融纳上,也许外表,并不像练外家拳的人一样,看起来很强壮,而内里,则舒服、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