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分析也叫笔迹心理分析、笔迹心理测评,还有人叫之笔迹心理学。此种学问,在中国发起尚晚,运用时间更为之短,运用范围在逐步发展和拓展中,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程度渐趋良好。
中国,曾经被国外蔑称为“仿造之国”,我们心感不悦。此处不做深究,其可从另外一角度思量,中国人好学习、肯专研,能够很快的掌握知识、学问的精髓为我所用。
笔迹分析实际运用源起于国外,其实相关的理论和案列在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书法介绍中也屡见不鲜。当代中国,许多对于知识敏锐的有识之士,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及实践案列,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发展为了一门综合学科,并不遗余力的坚持研究和推广。
如今中国之笔迹分析群人才层出不穷,大家积极探讨。以韩进老师、徐庆元老师、金一贵老师等的前期理论探究,在理论方面形成了阴派、阳派及特征派;经以居易老师为首的众多笔迹分析前辈的大力培训推广后,在中国大地聚集了极大的笔迹能量人群(特别是以成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现笔迹分析爱好者逾千人)。
中国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学习和推广过程中对笔迹分析的观点和方式出现百花齐放,各抒己见!再此,本人对此表达自我不成熟的观点:
1、笔迹分析是一门综合学问,不是单一的掌握1+1=2的模式。毕竟任何人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等会随着自我的经历、环境的变化、认知的程度等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会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变化,譬如一个月,所以我们需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手段来探讨其过程。
2、笔迹分析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依托的知识学问也需广泛。所以建议在学习所谓单纯的笔迹分析过程中,多关注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学科,并且运用其中,真正通过书写者的笔迹探究近期的心理、生理、个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3、笔迹分析是一门发展中的学问,不可用呆板而工具化的单一判断。我认可有些比较成熟的个性测评软件从某种程度对人的个性在进行判断的参考性。正如我前面的观点,人的心理、生理是变化的,即使出现相同的笔迹分析特征,其反映的结果也会不一样。相同的特征,因为其接受教育之程度、人生经历之区别等因素影响,都会形成不同的心理促进作用。
4、笔迹分析是一门实践运用型的学问,需要多探究,多实践。任何学问要想实现其真正的价值都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体现,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真知运用中验证。“要肯出手,方成高手;宁愿出丑,方许拥有”
笔迹分析是单一个体的判断,可以借用统计学等其他手段得出常规的判断,但是细致精准的判断需要对个体更为详尽的分析、综合,其他公式、工具在其中为辅助作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