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几年里企业培训发展的趋势
一、企业管理培训服务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培训经理、培训师和培训机构各司其职。一个行业发展并成熟的标志是分工逐渐清晰。在培训行业中,最重要的三个群体是培训师、培训机构和培训经理,均应有符合自身专业特长的角色定位。培训经理要与培训机构、培训师良好合作,选择和储备优质的培训资源;培训师应该专注于研发培训课程等知识产品,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培训机构要准确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以便进行系统性的资源整合,做好专业化服务。
二、管理类课程实操性需求增强:不仅要“听懂”还要“学会”。过去,培训各方在过度关注培训气氛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培训的实效。近年来,企业管理培训行业开始着眼于于培训效果的探讨和研究,做到既要“笑料不断”,还能“真学实练”。笔者在参与企业培训项目时,除了完成授课任务外,要求自己深挖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及时交换意见,因为这是一个培训师的责任。培训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演讲娱乐,培训更不能当特效药,当然培训也不是越多越杂越好。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企业问题,并帮助企业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此外,管理培训听懂了不难,但“学会”并做到却并不容易,讲得好是培训师的能力,而做得好才是学员的能力,所以就要加强对“学会”的历练(大家可以想想考驾照的过程)。所以笔者在给部分企业做辅导培训时,通常会建议企业把培训作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行为,以顾问方式合作,单独立项(项目小组)进行,每个项目至少有1-3个月的转化到固化(行为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21天形成一个好习惯,90天固化一个习惯),通过系列的作业和工具训练,努力提升知识的转化率,最后让服务过的企业也有几位像笔者一样的导师,并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这样培训才能真正的落地。
三、国务院今年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认定:管理类证书培训遭遇瓶颈,能力提升比证书更重要。我国企业管理培训起步于2000年左右,经过10年的发展,从零散培训到成长为一个相当规模的行业,经历了起步、成长和发展多个发展阶段。因为管理学科起步较晚,高等院校管理学科教育相对滞后。由于管理类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所以专业化管理培训得以发展,随之而来的管理类职业资格认证风起云涌。职业资格标准及认证培训对提升管理者素质、推动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进程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获取证书变成证书培训的主要目的,当标准化忽视优化强调泛化的时候,职业资格标准认证培训的含金量将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是从业者的最低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培训的重点应在职业技能领域,不适合以中高层管理者为主的群体。管理者的职业化和素质提升作为系统工程,不可能经过三、五天或十几天培训就大功告成。所以,中高层管理者培训更应注重能力提升,而非证书的认可度之类,轻易获得的证书远不如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