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中央到地方,丝路战略开始不断升温。
2014年是丝绸之路战略开始落地的时期。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再度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
国家总体规划出台之前,多省份已在摩拳擦掌,为亚欧区域合作积极规划铺路,努力营造自身在新丝绸之路上的战略价值。各地躁动之下,有关谁是“桥头堡”谁是“起点”之争,不绝于耳。这种博弈从省区之间又蔓延至地市,包括西安、郑州、连云港等多城市积极投入到丝绸经济带的规划和建设中来,彰显在这条经济带上的支点作用。
在此背景下,《城市中国说》将推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专访,通过邀请相关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解读,对当今中国这个重大国家战略进行剖析和诠释。
本期,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茂春,从国家战略层面解读“一带一路”的战略价值。
在何茂春先生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其意义是可以跟入世相提并论的。中国扩大跟海上沿岸国家的自由贸易,跟日韩的自由贸易,跟东亚的自由贸易,还有跟欧洲的自由贸易,需要以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和相对自由的态度去融入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
“过冷”和“过热”都不正常
凤凰城市:丝绸之路战略不只中国有,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有自己的丝路战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丝路战略有何不同?
何茂春:从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看,应该说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产业、资金和产品、服务方面的优势。中国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120多个国家以中国为最大的贸易对象,所以中国有巨大的进口能力和出口能力,中国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提出丝绸战略计划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丝绸之路自古就有,别的国家也都在做,这符合经济全球合作的大趋势,应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向好的一个趋势,所以中国提这个计划也正当时。
凤凰城市:美国、日本、俄罗斯是如何推进他们的丝路战略?
何茂春:他们都处在在各自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日本希望通过和美国的TTP、跟欧洲的自由贸易区,来建立它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战略;美国通过TTP、TTIP来建立他跟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自由贸易;俄罗斯在做他的亚欧大联盟,欧洲则利用传统上跟非洲、拉美、加勒比海地区的关系,以及跟东欧、中东、中亚这些国家的紧密联系来推动贸易自由化。
凤凰城市:就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你认为中国推进丝路战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何茂春:有两个挑战,一是适应各个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的最新贸易规则的发展,这是一个强大的外部挑战。中国的开放度目前并不算很高,尽管中国入市了,在金融服务市场,在投资领域,中国的开放度还不够。虽然全球自由贸易规则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各个自由贸易区和区域一体化的新规则发展得非常迅猛,所以中国在这方面临很大的压力,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来自国内。丝绸战略也是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国内改革的一个过程,虽然中国现在发展的很快,但是国内的政府管制、国内区域的合作存在很大的阻力,国内产业升级跟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加上一些部门行业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各自不同利益的考量,对丝绸之路战略的开展会带来阻力。
凤凰城市:目前国内城市开通了很多欧亚专列,如郑新欧专列,渝新欧专列,还有西安的“长安号”。这些欧亚专列普遍反应出来的问题是“外冷内热”,国内热情很高,而国外尤其是作为丝绸之路另一端的欧洲地区热度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症结在哪里?
何茂春:中亚国家对外开放度不够,对于中国的丝绸战略理解还不够深,中国丝绸之路的宣传还不够到位,比如有很多人一提到战略好像就跟图谋有关系。其实所谓丝路就是自由贸易区,本质上就是扩大自由贸易,扩大自由贸易就需要通过放弃一些东西来获得一些利益。
所以,中国自己也应当做一些宣传、调研和公共关系,目前“冷”和“热”的现象都不正常,“热”的不正常主要是这些欧亚专列还在概念阶段,有些地方是故意通过炒作来争得自己的一些利益、要政策。“冷”的不正常,是说中亚国家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内陆地区,如果不加快对外发展的话,它跟世界的差距就会拉的越来越大。而欧洲的热度不高,因为他们需要看到实质性的好处,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的。所以,目前出现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以后会趋于正常、冷静和务实。
战略意义堪比入世
凤凰城市:自去年9月份习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来,国内很多城市掀起了丝路起点之争,你如何看待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
何茂春:我认为新丝绸之路从哪儿起点都不为过分。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广州、福州等,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推动陆海一体化,陆地也可以做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这个竞争没有问题,所有地方都有争的理由。
对于陆上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洛阳为起点、重庆为起点、连云港为起点,都没有问题。因为今天是网络化、交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的时代,海陆一体,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起点。比方说义乌,它是小商品贸易集中地,那么义乌既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陆上丝绸之路某一个重要的起点。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如果具有某方面的产业的优势,你就是这方面的起点,义乌就是小商品丝绸之路的起点。
再比如说文化交流,对于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这几大宗教文化,其中作为文化交流的任何一个寺庙、清真寺、道观,它也可以作为一个起点。
起点之争,并不是一件坏事,主要看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洛阳、西安都是起点,现在的新丝绸之路,比如说重庆,对于开发大西部,它可以作为一个起点;借助长江,重庆也可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重庆通过成都到西安,从西安到东亚,也可以是欧亚大陆的起点。所以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作为一个起点,任何一个港口,任何一个产业基地,任何一个商品物流基地,也都可能作为起点。那么与其在宣传上下工夫,还不如把产业,还有文化这方面都做好。
凤凰城市:你认为新丝路战略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改变?
何茂春:丝路战略的意义是可以跟入世相提并论的。入世是一个观念的更新,是一种体制改革,是一种法制的全面的调整,那这次新丝绸之路计划,包括中国扩大跟海上的这些沿岸国家的自由贸易以及扩大跟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甚至跟日韩的自由贸易,跟东亚的自由贸易区,还有跟欧洲的自由贸易区,都需要中国以更加市场化的法制和相对自由的态度去严肃看待这个事情。
丝绸之路不是一哄而上的什么运动,也不是只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它对全世界、对各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促进这条经济带上的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的扩大自由化、扩大市场化、扩大法制化。丝路不是在建一个什么路,而是一整个市场的对接,涉及到关税门槛的降低,限制和管制的减少,它意味着在法制和经济制度层面的一些改革。
从国家战略层面,“一路一带”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重提丝绸之路建设,这是一个振兴国家经济,复苏文化的大战略,它有很多新的含义,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的便利化,放松管制,实行现场化、法制化的管理,它是顺应全球竞争的必要,也是倒逼国内改革的必要,将会对国内体制、国内产业经济的升级,对于改变中国的环境思维,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和法制的改革进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从国家经济安全来讲,如果中国不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目前在全球市场上贸易第一、经济第二的地位,也不会很稳固。第三,丝路战略对于扩大中外之间的交流,促进相关各国的共同进步,复苏世界经济,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一带一路”的战略,实质上就是建立双边不断升级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因此,丝路对于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四,对世界贸易也有作用。丝路战略和经济研究最紧密,这种依赖越深越会更大程度的促进世界和平。最后一点,全球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增进了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了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伦理、价值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来往,促进旅游、文化的交流,不仅直接给人民带来幸福指数的提高,同时也会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各个区域之间文化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