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创新来自公司原创性文化,来自员工的原创性思考。如果所有员工思考方式趋同,墨守成规,企业必定停滞不前。为打破惯性,有效驱动创新和变革,领导者需要在组织中培育原创性思考能力,需要建立不服从的文化。
首先,领导者必须给予员工足够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出新想法,让不同部门和层级的员工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样重要的是安排合适的人来评估这些创新想法,这项工作需要的不是民主而是客观判断,因为有些想法显然更有意义;
最后,为持续生成和甄选创新理念,组织必须在维护文化统一性和鼓励创造性异见之间找到平衡。
创新思维大爆发。很多人认为,少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但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多做事情实际上会提高你的原创性,因为工作量越大,找到创新方法的可能性也越大。很多领域的创造性活动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便最伟大的创新者,在做最具原创性工作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平庸的想法。
像竞争对手一样思考。企业之所以止步不前,常常是因为面对竞争采取守势。管理者要让员工提出新想法,要求员工采取进攻心态。
面向个体征集想法。相比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人们在独立空间中工作时更具创造性。在集体讨论中,很多最好的想法都不会得到分享。少数人主导讨论,一些人为避免出丑而保持沉默,从众心理会完全占上风。
培养敏锐鉴别力。激发和收集大量创意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找出最佳建议和解决方案。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排除糟糕的方案,采纳真正的好创意?
营造竞争氛围。为遴选好创意,领导者可以组织竞赛,让员工通过意见箱或在现场提交创意。如果创新比赛设计合理,你就能得到一大批初始创意,且这些创意能够集中在几个主要议题上,范围不会太广。
参与者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方案,因此可能产生高质量创意;同时创新方案通常在规定好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不会反复占用员工精力。
经过全面评估,平庸创意将被排除掉。评估工作通常由一组各领域专家和创新者进行,他们根据新颖性和实用性评价创新方案,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评委,创新比赛不仅能撬动大众的创意,更能提升大众的智慧。提出和评估创意的人也能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学到东西。
长此以往,组织文化将发生转变,让员工更自信地贡献观点,并对什么是“质量”有更深的体会。成功的创新者得到认可和奖励,这激励所有人参与进来。因此,管理者可以先征集创意,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某项市场策略,然后引入严格的评估反馈流程。有潜力的方案可以进入下一轮,而最终优胜方案能进入实施阶段,并得到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
管理者可以奖励提出建议的员工,即便他们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管理者还可以分享自己不靠谱的想法。如果组织对错误想法没有一定宽容度,服从文化便会抬头。
总而言之,若想在组织内激发高质量的原创性思考,关键是要让更多人说话。当然,如果一开始遇到挫折,你就会知道你设定的目标其实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