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一生中的“三座大山”】
昨天上午有幸给刚上大学的“小鲜肉”
上第一堂课,原是专业介绍沟通会,性情至极,顺便分享了易得心里藏着掖着的“人生的三座大山” 。
我理解的三座大山是这样的。
第一座大山是人活着要能自食其力,完成基本的生存和生活。
芸芸众生,多数人皆为凡夫俗子,需要通过精进习得,掌握求生本领,可以身无分文,但却不能手无寸铁。得以养家糊口,安家立业,传宗接代。
第二座大山是人活着需要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活出真性情。
单有物质富足,只是体现了人是生物之一类,无异于其他动物。混沌一生,实为行尸走肉。需要时时拷问内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朝着这个方向。 不至于临终一刻,撒手而去之前,都没搞清楚我为什么而来。
第三座大山乃是放下执念,众生平等。
自己的小家庭处理好了,自己的心灵小宇宙得以安抚了,可以力所能及为众生万物做更多的善业,通过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专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成人达己,不亦乐乎。
如果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去看,我 更乐意将第一阶段归为“自我” 实现阶段,因为它更多地受外在因素影响,不努力学好本领,难以安身立命,更谈不上养家糊口,传宗接代。
第二阶段更类似于成就“本我”,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呼唤,是对自己心灵的抚慰,是活出真我,真性情的阶段。
第三阶段雷同于追求“超我” ,其实是“无我” ,不执着于“我” 有什么,而是众生需要我去做什么,我做哪些更有益于众生。
印象中有个人讲过其人生追求的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这三个阶段可以对应到 普通人,小乘修行者,大乘修行者。
普通人关注吃喝玩乐,
小乘修行者修阿罗汉,即自了汉,只管自己解脱,只了灭度,而不管众生是不是灭度。
第三阶段对应的是大乘修行者,不仅自己得以解脱,还关注众生,真正的发慈悲心。
但愿我们的“小鲜肉”志存高远,不为身困,不为酒困,精进图强,练好本领,和自己心中的三座大山亲密接触。
成就圆满人生!
赶赴深圳授课路上,分享一本书《中国哲学十九讲》,个人觉得,除了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之外,就该排到他了。呵呵。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