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于是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
古来的君子都把玉比拟为道德,象征着德行的缘故。在《礼记·聘义》中,孔子对玉的十一种象征一一作了解说,认为玉质温柔滋润而有恩德,象征“仁”;坚固致密而有威严,象征“智”;锋利、有气节而不伤人,象征“义”;雕琢成器的玉佩整齐地佩挂在身上,象征“礼”;叩击玉的声音清扬且服于礼,象征“乐”;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其美质,同样,美玉也不会去遮藏斑点,象征“忠”;光彩四射而不隐蔽,象征“信”;气势如彩虹贯天,象征“天”;精神犹如高山大河,象征“地”;执圭璋行礼仪,象征“德”;天地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因为它象征着道德。《诗经》上就说:经常谈论君子,温和的象玉一样。所以,君子贵重玉。
先秦时期的玉,寓意人的道德品行,表述一种精神境界。特别是这一期的知识阶层,还将自己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的追求,比附于玉之精美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励磨练,寓之于美玉的琢磨精雕。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蕴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无穷的美,因此,玉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理念,其外表温和柔软,本质却坚刚无限。
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先哲们的作用下,玉又被赋予了吸呐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也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