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深圳某企业一场培训中,课前让大家描述物料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及课程期望,大家反馈如下:
? 给供应商下了订单甚至下了预付款,却不能按时拿到料;
? 天天被紧急订购搞的焦头乱额;
? 设备在役,而买不到备件,设备不在了,仓库大量MRO备件;
? 供应商送到的暂时用不上,催的急料却未到如期到达……
在沸沸扬扬争吵中,我归纳出大家问题的关键:供应和需求的频率不匹配。而供应和需求不匹配只是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管理过于粗放,缺乏对物料需求规律分析,我们称这为需求特性。
作为模块化制造企业,本大利薄,一不留意,微薄利润极有可能浪费在多余库存上。为控制库存,企业对物料使用一刀切的LOT TO LOT(批次对批次)订购策略,这种规避库存风险的做法,只是企业理论上的一厢情愿。如下图:
事实上,采购方乐观地将自己波动性的需求同频率地转移给供应商,而供应商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与客户同频率互动。因此导致以课程开场种种问题。为避免以上问题,应该是以下曲线传导模式:
很显然,在企业内部需承担部分库存作缓冲,来应对客户波动性的需求作快速反映,传导给供应商的需求如果是稳定的情况将会好的多。当然,不是鼓励大家去多储存,而是在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库存管理根源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管理在于从大数据中找到各种物料需求的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谓“物性”,即需求特性。我们可以对库存物料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需求稳定,用量大,价值高。这种物料最容易管理了,只需根据日需求量和采购前置期,保留最低的周转库存即可。而事实上,出现物料概率是很低的。
第二种:价值高,需求量不稳定,而且缺料影响大。这种物料就要分紧急采购前置期与客户需求前置时间的是否有重叠空间,如果超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时间(去除生产,组装,包装,物流环节),这种物料无论价值多高,都需保留一定安全存量。但可使用定量订购法,维持最优的库存水平,不致于占太多资金;如果采购前置期在客户需求前置时间以内,说明市场供应能力很强,是不需要备置太多库存的。
第三种:价值低,需求稳定。这种物料管控的重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流程上。尽可能降低内部流程成本和物流成本,设计定期定量采购模式是不错的决策。
第四种:价值低,需求不稳定。此种情况与第三种明确不同的在于需求稳定性。要定购策略上使用定期不定量策略来对冲这种波动是最优的选择。
第五种:MRO件管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计划性维修件,一种随机性维修件。显然,计划性维修可以实现零库存。对随机性维修件可将其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两种,关键件如果需求量大或与供应商关系良好,可以使用寄售制,否则,便要承担库存。在库存水平上,要结合设备生命周期来设定。库存的水平要符合以下“浴盆曲线“。如此操作就可规避文中开头所出现的现象。
对非关键件可以使用虚拟联合库存,实体联合库存,供应商参与联合库存。上海宝钢在该领域的实践足以证明该模式的重大经济效应。而国内大多企业没有在物料需求规律上作文章,殊不知,根据混沌理论,波动性本身也是一种规律。只是思维惯性而忽视了库存的基础性分析。
以上分析是基础,除此之外,结合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市场供求关系,物料生命周期,物料通用性,客户性质等因素综合决策,将创造出最优的物料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