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资大量涌入香港地产,香港地产“四大家族”光环可能逐渐消退。
香港“四大地产家族”(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及郭氏兄弟)在最近一年的总营收达到260亿美元,而大陆四大地产开发商总营收则高达1110亿美元,显然后者的实力更为雄厚。
这意味着,如果陆资大举进军香港,后者的地产商可能并无足够资金招架。
香港媒体日前报道,李嘉诚旗下长实地产欲出售中环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旗下工银亚洲积极出价,意欲以348亿元购入其75%以上的业权。若交易能够成功进行,成交价将刷新香港史上最大商厦成交额。不过工行方面未予置评。
事实上,陆资在香港购地的热情持续高涨。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2月底,光大集团香港分支光大控股上周宣布斥资百亿港元收购位于香港湾仔的顶级写字楼大新金融中心,此举将创下香港史上第二高价的写字楼收购事件。
2015年11月,恒大以110亿港元购入湾仔美国万通大厦,创香港大额商厦之最。中国人寿去年则以58.5亿港元买下红磡One HarbourGate全幢西座商厦及西座商铺。
根据香港地政总署数据,2016年上半年,通过政府招标,内地房地产公司共计购入约40869平方米(合439910平方英尺)的公共住宅用地,较去年同期增长五倍。
购地之外,大陆企业对租赁香港顶级写字楼的兴趣同样连连攀升。这不仅推高了本已雄踞全球之首的香港写字楼租金,还将其空置率在去年底降至7年新低。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数据显示,大陆企业对香港中环写字楼的需求过去六年增长了两倍多,占据了此地五分之一的顶级写字楼。
路透社此前援引国际物业顾问公司Knight Frank称,大陆企业依然是香港高档写字楼租赁需求的支柱。在去年的香港中环写字楼租赁交易中,大陆企业的需求最多能占到一半。
研究机构Jones Lang LaSalle Inc.称,中国大陆公司的需求将推涨香港中环商业区高品质写字楼的租金,今年租金可能再涨5%-10%。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涌进的陆资并无意愿掌控香港市场。地产咨询机构Jones Lang LaSalle的主管Henry Mok此前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内地开发商意在通过香港来扩展海外市场。
万科在4月表示,走向海外市场可以帮助万科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并希望地产地位能够匹敌香港本土著名开发商如长江实业集团、新鸿基地产和太古股份。
或许,近年来陆资频频“走出去”的行为同样可以佐证这一说法。
国际会计咨询机构毕马威(KPMG)和悉尼大学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澳洲资产支出111亿美元,多数在地产领域。
今年3月,彭博社称黑石集团(Blackstone)同意将旗下地产投资信托企业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转让给中国安邦保险集团,交易价约65亿美元,或成为中国大陆买家收购美国房地产资产的最高成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