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关务做了很久,除了缮制各种报关文件,跑跑外经、商检、海关、报关物流行等,更多的就是下班了还在电话联系货代今天的货物何时可以到厂。如果遇到海关出台新政,听了海关2个小时的宣讲会,回来只需5分种就向上级领导或老板报告完毕。领导或老板最多“嗯,我知道了,我们需要怎么做你自己先去规划下,然后再向我汇报”,或者“嗯,我知道了,资料我等下看看”。然而不管哪一种的领导或关务,基本就没下文了。这也许就是目前大多数关务的通用工作做法。
一次参加一客户的关务协调会议
采购部门提出,最近进口清关经常受阻,关务就埋怨采购资料给得太晚,或者资料有误。采购可不承认自己的错,我帮你都弄好了,要你关务干吗?把资料送给代理,谁不会做?不就是叫下快递嘛?
销售部门就出口遇到问题对关务不满,而关务会埋怨销售部门没有及时报出口信息提供关务,以至于关务的手册超量或者新产品、新客户因双方备案没有核对确认,而需要变更手册,延误出货报关时间。
关务提到手册核销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关务系统核算,发现进口料件要么缺口大,要么余料多,到底真实数据与仓库也对不出来,ERP导出的数据差异更大,于是关务开始分析原因:工程部门给的单耗不准、保税物料串料严重、采购内购改结转没有通知关务、销售部内销数据没有及时统计给关务补税、库存呆滞成品多、报废数量没人统计。其他部门当然也都有理由,特别是生产部门,生产主管说,呆滞、报废不关我们生产部,我们的成品良率一直是达标的,不信去品保部查资料!
财务部默默无语,他们在核算成本时,也是凭自己想象去分摊的,因此心里也没谱。
从该企业的关务管理水平,我们总结如下:
1、关务部门还称不是一个完整编制的部门。没有关务管理制度,没有操作流程,没有将海关监管要求给各部门做宣导与培训。
2、关务人员素质偏低。企业将关务定为较低层次的功能,对其预期不高,关务远离决策职能。充其量就是关务专员职能。
3、决策和执行脱节。关务或报关人员仅仅作为操作人员,局限于对操作性报关业务的了解,对整体法规、财务、税务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理解不深,无法主导企业合规管理;决策人员不具备关务方面知识,造成经营管理不能符合海关等部门的监管要求。
4、关务与物流部门、财务部门、生产经营部门脱节。各做各的,从不考虑如何配合与服务兄弟部门,结果是“有关务,没管理”,企业高风险部门居然无人管理,合规性风险极大。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企业、海关、社会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个问题?
企业,目前还停留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状态,依然是井底之蛙,或者是温水中的青蛙。
未完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