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是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磕
头作揖,拜年敬老。依传统习惯,初一这一天,是给族中老人拜年、
从初二开始,便探亲访友了。俗话说,“外甥拜年,初二初三。”依
习惯,外甥探亲首先要给外祖父母、舅父舅母去拜年,然后是姑父
姑母,姨父姨母,依次排列。拜年是要分个亲疏远近的,这便是伦
理之礼。正月初五叫“破五”,家家就要扫垃圾,倒脏土了。到这
时候再拜年,就有点晚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了。电话拜年,电报
拜年,电脑网上拜年,邮寄贺卡拜年,等等,都是可行的。
宗族拜年
宗族拜年的意义在于传承孝悌之道,发扬尊老爱幼之风,维护
家庭的团结和睦,教育晚辈尊老敬长。拜年的礼仪教育青少年在
家里养成懂礼节,知进退的良好习惯,以便将来到社会上也能尊师
敬长,谦虚谨慎的去工作和生活。如果在家里就不能尊老敬长,到
社会上就容易违法乱纪,所以,拜年的风俗是有教育意义的,决不
是封建意识,而是优良传统。
[示例]:正月初一,大清早,杜先生与夫人便已收拾停当,换
上了崭新的节日服装、坐等儿孙们来拜年。儿子沛鹤与媳妇束玲,
梳妆已毕,恭恭敬敬走进上房说:“爸过年好,妈过年好。我们给
二老拜年了。” 说毕各自鞠了一躬。杜先生与夫人乐呵呵地说:
“过年好,过年好,祝你们一年更比一年好。”于是大家共进早餐,
吃隔夜饺子。所谓隔夜饺子,就是三十晚上已经包好的饺子,早晨
一煮便吃。象征富富有馀。
亲戚拜年
亲戚之间,在新春佳节,互相探视、慰问、拜望、祝福,能够增进
亲情,加强团结,沟通感情,传递信息。所谓亲戚,现在一般指的是
由于婚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开始是凭着血缘关系
来维护的,但是,血缘关系逐辈变远,需要通过礼仪来调节,比如,
姑舅表亲之间,依传统,应该是外甥先给舅父母拜年,然后内侄再
给姑父母拜年,这种伦理关系称为“娘亲舅大”,这种风俗包含有
尊重母系的风俗。所以传统都说“外甥拜年初二三,过了初五门
就关。”可见,给外祖父母、舅父母拜年,宜早不宜晚。不宜晚于初
五。因为正月初五也叫“破五”,春节的黄金时期已过,家家都要
料理生意,无暇整天招待客人了。
[示例]:初二早晨,杜沛红、李哲领宝宝来拜年。沛红与李哲
敲门,杜夫人开门。沛红与李哲齐声拜年:“妈过年好!”宝宝也高
声问好:“姥姥过年好!”进屋之后,又向杜先生拜年:“爸爸过年
好!”同时鞠躬行礼。宝宝也快乐地说:“老爷过年好,我给您二老
磕头了!”说着便跪下去,姥姥忙搀扶起来,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
递与宝宝。
李哲递过两瓶西夏贡酒说:“爸,过年了,给您买两瓶酒,是西
夏贡酒,都说挺好,您尝尝。”杜先生接过酒来说:“你们来看看我,
我就很高兴了,花钱干什么,我又不喝酒。”
沛红递过一匣点心说:“妈,过年了,给您买一匣点心,尝尝鲜
儿吧。”
此时,沛鹤与李哲、束玲与沛红也都见过了礼。宝宝忙说:
“舅舅过年好,舅妈过年好。”沛鹤与束玲齐说:“宝宝过年好,宝宝
真长大了,会给舅父舅母拜年了,赏你一个红包吧!”大家哈哈一
笑,便坐下看电视,评论昨晚的联欢晚会节目如何如何。
不多时,沛彤和建成领着贝贝也来了,鞠躬施礼,献上礼物,大
家相见,问安问好,又是一番热闹,宝宝和贝贝又得了一些红包,自
然更是高兴。一同下楼放炮去了。
朋友拜年
朋友之间在正月里互相拜个年,一是为了祝贺新年,二是为了
慰问健康,三是为了增进友谊。无论去年有多大矛盾,新年一拜,
心情愉快,往日嫌隙,马上抛在九霄云外。所以,拜年虽然是个礼
仪形式,却有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轻视不得。现在家家都有电话
了,为了不打搅长者,有时也可以打个电话拜个年。
探亲访友之前,最好事前打个电话,问问对方家中方便不方
便,免得主人一时应酬不开。在礼仪往来中,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示例]:2001 年春节清晨8 点钟,杜沛鹤拨通王教授的电话,
只听王先生高兴地说:“喂,你好,哪一位?”沛鹤说:“王先生,新年
好! 我是您的学生--杜沛鹤,给您拜年了。” 王先生也愉快地
说:“也祝你新年好,祝你们全家新年快乐。”沛鹤接着说:“新年伊
始,祝您健康长寿,全家幸福。” 王先生说:“谢谢!” 沛鹤说:“再
见。”王先生说:“再见。”
电话铃又响了,沛鹤拿起电话友好的问道:“您好,请问您找
谁?”对方答道:“我是李有为,请问杜桂林先生在家吗?”沛鹤说:
“啊,是李叔哇,我爸在家呢。”对方说:“沛鹤,告诉你爸,一会儿我
们去给你爸拜年,请他务必等我们。”沛鹤说:“好的,好的,欢迎,
欢迎! 我们全家恭候光临。再见。”
[示例]:大约上午10 点,李有为先生偕夫人到了杜家楼下,
杜桂林先生偕夫人已在楼门口迎接。大家见面,互致问候,杜先生
说:“新年好,新年好!”李先生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两位夫
人也互致赞美之辞。主人让李先生与其夫人先上楼。李先生再三
谦让,杜先生坚持让李先生先上,李先生只好先登楼梯,大家依次
上楼。到了门口,沛鹤与束玲早已开门,站在门外,鞠躬施礼,热情
问好:“李叔叔过年好,孔阿姨过年好!”并请李叔孔姨进客厅,李
先生与夫人谦辞不入,杜先生只好引领进门。礼仪性地整理一下
沙发坐垫,让客人入座。李先生递过礼品,说:“礼物菲薄,不成敬
意,聊表寸心,恭贺新禧。”杜先生感动的说:“瞧您总是这么客气,
年年有礼,朋友之间,大家聚一聚,聊聊天,再不要买这么贵重的礼
物。”李先生说:“图个吉利,图个热闹。”杜先生说:“哎呀,真真是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那好吧,我就愧领了。”于是接过礼物递于沛
鹤,沛鹤将礼品放在另室,束玲献茶,大家便天南地北的聊起来了。
拜年之风,起码从汉代就有了。到了宋代,风气就更盛了。居
官者往往因为拜年不迭,引起许多烦恼。白居易的枟元日对酒枠
诗曰:
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衰。
由于同僚多,拜年烦,宋朝兴起了投送“名帖”之风。赵翼的
枟陔余丛考· 名帖枠云:“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
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
清人杨靖亭著枟都门杂咏· 名片枠诗曰:
新正投刺古移风,小楷端书样若穷。
羡慕翰林名字大,也将红纸印来工。
乾隆年间,范来宗的枟拜年枠诗云:
走贺纷闻岁龠更,素非识面也关情。
添丁夸列怀中刺,过午飞留簿上名。
羽士禅师同逐逐,东家西舍尽盈盈。
春明旧梦还能记,驰遍轮蹄内外城。
近年来,全国重新兴起贺年卡之风,邮局也发行了有奖贺年
片,大大促进了贺年礼仪的发展。邮局还开办礼仪电报等业务,更
是文明之举。
但是,有人借口环境保护,节省纸张,倡议不买贺年卡,度其用
心,也是好的,想尽量少用木材。
但是必须指出,浪费纸张的不是可怜的礼仪贺卡,而是那些非
法出版物,和那些虽然合法却没人看的乱七八糟的印刷品,而不是
贺年片。不去“扫黄打非”,反而来砍伐礼仪,真是岂有此礼!
贺年卡能唤起人们的仁爱之心,规范人们的文明之举。请爱
护这一新生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