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靠什么屹立于当今世界?
它创始的那天就颇多曲折。如今在上海最为繁华的新天地附近,那座低矮的石库门建筑日日游人如织,人们在附近喝完下午茶,总想来这里转转。但96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却由于法国密探的干扰,不得不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
那只是一连串困难的开端。即便以最为简略的历史框架看党史,中国也已走过3个非凡的阶段:革命、建设与改革。这其中,既有长达28年的浴血奋战,也有教训惨重的坎坷时期,更有过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在只有13位代表的中共一大,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在遭遇封锁的岁月,谁也难以料想今日超过8900万党员的执政党盛况。
但正是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在砥砺奋进的建设中,在锐意创新的改革中,历史选择了中国。
96年过得既快又慢。屹立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政党,但“中国”这5个字的内涵与外延,却又复杂得难以名状。无论从纵深的历史视角,还是从横向的对比视角,如何看待中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
一遍又一遍,中国不得不面对外界的好奇——它是如何带领13亿人民,走上今天这复兴之路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96岁的中国当然有着无数面孔。毕竟,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远没有结束,而中共提供着方案。
选择道路,选择未来
事后诸葛亮,比做诸葛亮要容易得多,正如倒推成功的原因,向来比成功本身要容易得多。
今天我们可以对世界说,中共在出发之际,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以一本厚厚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引起广泛关注。这本书认为,资本主义体制是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根本原因。
皮凯蒂很容易在历史中找到共鸣。因为当年那本叫《资本论》的书,矛头最早指向了资本主义体制。上世纪初,这本书被引进中国,它与《宣言》及其代表的共产主义信仰一道,成为燎原的火种,在中国人的心中熊熊燃烧。
年幼的中共面前,并没有现成的道路。马克思指出了人类的终极命运,却没有指出可以抵达的每一个路标。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漫长的百年中,中国历史的马车行驶在没有道路的原野上,压出或深或浅的车辙。救国救民,国民党试过,失败了;军阀们试过,失败了;只有中国的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有着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最终发现,中国这片东方的土地是最适合它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了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
寻找这条道路的过程,正是中共不断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国人始终坚持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不断根据时代与任务的变化,主动赢得蜕变与涅槃。古语说,“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这个曾经领导人民武装革命的政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路上,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证明自身具有牢固的执政基础和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
2013年1月,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实坐标。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来自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来自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来自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来自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把握。
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他山之石,他党之赞
站在96年的时空坐标上回望,从兴业路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从北京到全球……中共深深扎根于最接地气的基层,却也闪亮于最为高端的世界舞台中心。
那么,在如今的世界中,中共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对比与对话中,可以找到中共在世界的方位。
对很多政党来说,中共是学习的对象。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共许多制度探索与创新,具有世界性意义。
今年2月,西班牙执政党人民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仿效中国纪律检查委员会确立的党内监督机制,设立人民监督办公室,加强党内治理,强化内部机制建设,接受社会各界的检举监督。出席大会的巴亚多里德人民党代表胡安·卡洛斯表示,在人民党内部,党员私下里会谈起中共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这个机构在中共十八大后的成绩令人钦佩不已。
对很多政党来说,中共是值得尊重的好朋友。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行政书记伊格纳修斯·乔姆波对此感受颇深。他感慨说,与非洲一百年前接受发达国家殖民时被灌输的理念相比,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主张,在理念上就有着天壤之别。
对许多国家来说,中共是很好的对照。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对比了中国与丹麦的不同。他说,丹麦有11个政党,每次做决定都要大部分政党的同意;中国的政党制度很适合中国的国情,非常有利于决策的执行。“而且今天中共党员更为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更高,知识和能力更强,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让世界认可的,当属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承认,中国取得了很大成就,推动5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并迈入了中产阶级。这个数字与说法虽不尽正确,谈到的趋势却是各国的共识。
面向未来的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政党保持着畅通的沟通。
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数据显示,每年有300多个外国政党组织和中共代表团进出国门,既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也探讨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海外对中共的兴趣,始终不断。“中国研究热”“中共报道热”不断兴起的同时,外国友好政党与中共交往的兴趣和愿望日益迫切。
“我了解到至少在中欧地区,有很多年轻学者研究中国和中国。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很年轻,因为这是一个新的话题。”匈牙利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马都亚说,如果有人想要理解中国,他必须要理解中国。
英国剑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一直关注中国与中国问题研究。他的著作《大国雄心》,聚焦于中国为中国选择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以及这种中国式发展道路可能对世界产生的更大影响。“随着我对中国的了解更深,我看到,中国愿意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昭示出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主动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评价说,这就是中国的世界眼光,这种世界眼光不是看看而已,看了会想,想了会做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