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门与三聚氰胺事件如出一撤,都属于内控问题。但内控又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因为凡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财报的可靠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企业所制定的所有政策、制度和流程都属于内控范畴。不过,有些人会狭义地以为内控主要是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比如针对以上两起事件中对供应商的认证、原料的检验等。没错,这些是属于内控,不过主要属于控制活动层面。而相对于其他四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而 ,这些都是比较易于规范和执行的。而内控中更为重要的则是控制环境,比如就这两起事件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管理层在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完全无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这样的管理哲学,是不可能去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即便走过场评估了、一些控制的流程也制定了,业务人员也不可能认真努力地去执行的。所以,控制环境的改变相较于具体风险的评估和流程的设计要重要得多。
瘦肉精”事件爆发后,被双汇人引以为豪的“十八道检测”遭到了外界的一致质疑和嘲笑。号称“一滴瘦肉精掉进西湖都能检测出”的双汇,如今“十八道检测”却形同虚设。双汇近日将罪魁祸首推到了源头的猪农身上,但令人费解的是,对源头猪质量的检验为何可以轻易让问题猪过关,到底是检验技术出了问题,还是企业内部管控的“软件”出了问题?本次财富案例将从企业内控入手,剖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暴露出的企业内控管理失效的问题。从管理角度来看,双汇事件的内部病因在哪里?企业应如何避免双汇式危机重演?
●案例讨论
本期嘉宾:
李维安 管理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公司治理与网络组织专家
崔自力 著名管控专家、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
李超佐 珠江实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管理学博士
邸启明 深圳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回放销售额10天锐减10亿
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
消息一出,在各方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3月15日当日,双汇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即以跌停回应市场。当日,双汇发展以86.61元开盘,最终跌至77.94元。3月16日,双汇发展停牌。农业部和商务部的调查组分别奔赴河南,对事件进行调查,双汇发展由此进入漫长的停牌状态。
双汇在十余天内遭受了惨重损失:3月15日双汇发展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的10天内,销售额锐减十多亿元。此外,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估算,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将达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增加瘦肉精检测费用3亿多元。大量超市、零售店下架双汇冷鲜肉和火腿肠等肉制品,一些双汇加盟店也“改旗易帜”,脱离双汇的销售体系。仅仅十余天,双汇在全国的销售额已经损失十多亿元。
3月16日起,双汇先后发出了两个声明,“态度诚恳”地表态要彻查“济源双汇相关责任人”。事实上,这两次声明,重点均在其子公司济源双汇身上,万隆也面对公众喊话称,问题就在济源一家工厂。一家大型肉企联系人对万隆的言论表示不满“双汇是按照猪的瘦肉率来收肉的,它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这名人士引述其在双汇惠州工厂的经历称,猪农面对了双汇瘦肉率的要求,合同约定不到70%的瘦肉率将不收肉,而一般的猪瘦肉率是30%—40%。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双汇是在弃卒保车,断臂自救。
尽管该公司为济源双汇的检测手续形同虚设向公众道歉,但在多个场合,双汇集团高管却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为避免含有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猪及原辅料进入双汇的产品线,万隆在3月25日的供应商大会上宣布,今后双汇集团将一直执行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批批检查的制度,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发现有毒有害等违禁非食品原料,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按生猪或商品价值对供应商进行两倍罚款,同时还要通报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此外,双汇决计大力发展养猪业,希望以这种方法管住“瘦肉精”。
然而,食品行业一旦出差错,想获得消费者的原谅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此外,全产业链的扩展是否就能真正解决瘦肉精事件中暴露出的内控问题呢?
■案例背景利益链导致瘦肉精屡禁不止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这个餐桌上的“毒瘤”多年来未被根除,屡打屡起。
事实上,利益驱使是其一直持续的重要原因。按照双汇发展去年上半年披露的毛利率,高温肉制品为13%,低温肉制品9%,鲜冻猪产品5%,综合毛利率9.6%。鲜冻猪产品毛利率仅5%,而一般生猪的瘦肉率在30%—40%,服用瘦肉精的生猪则高很多,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利润。
对农户而言,每头猪添加瘦肉精的成本只有2元钱,但出售时每公斤会多卖0.4元,按养猪场每年出栏150头猪算,加精成本只有300元,但加精猪会让他多赚五六千元。而对肉食加工企业来说也是划算买卖。生猪收购价格每斤高出普通猪0.2元,每头猪多花40块钱,经宰杀后细分出来的肉,可以比普通猪多卖几百块钱。不少生猪经纪人自己也贩卖瘦肉精,卖完再将这些被“瘦肉精”喂养过的生猪直接介绍给生猪屠宰场或者食品加工厂,从中谋取巨额利润。
双汇集团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被曝收购“瘦肉精”猪肉以来,双汇一直宣传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遭到质疑。据悉“十八道检验检疫”工序包括查验三证、宰前检验、热水消毒处理、体表检验、寄生虫检验、头部检验、咬肌检验、胴体初验、胴体复验、红脏检验、白脏检验、舌肌检验、白条检验、产品检验、包装检验、金属异物检测、冷藏检验、配送检验。但是,却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瘦肉精如幽灵一般存在十余年,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双汇为何不查瘦肉精?
【话题一】
“瘦肉精事件”的症结在哪里?
“瘦肉精”对于一个猪肉加工企业来说,应该是最显而易见也最重要的风险。然而,就是一个本应得到“非一般重视”的问题,却把号称有“十八道检验”的双汇击倒了。从技术层面看,双汇有一个成立于2001年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能够检测包括猪肉里面的微生物、激素、细菌,还有瘦肉精。双汇技术中心负责人曾经说过:既使是一滴瘦肉精掉到西湖里面我们也能检测出来。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来说,瘦肉精是可检的。那么这次的危机究竟是内控系统的漏洞,还是人观念上疏忽引起的?
根本上讲是内控存在问题
崔自力:双汇没有管控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双汇的管控体系在业内还非常知名,从财务、产供销都有一套完备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做到跟踪每一头猪的来源地、体重、品种、激素含量、瘦肉率,被分割成多少个产品,被送到哪一个连锁店,什么时候销售出去,这些信息系统都可以支撑。双汇的问题不是没有体系。
双汇的核心竞争力是猪肉的精加工,对瘦肉率要求较高。尽管从要求瘦肉率达到70%这一点,不能直接推断出双汇的高层是否知道瘦肉精的存在,但是利益需求是明显存在的。瘦肉精不是检测不了,但是1亿头猪全检查,5元/头就得几十亿。再加之猪肉价格上涨,检测需要的成本使得企业不愿意去管。
凭借以前的检测和质量保证,企业决定是否严格管控是支付矩阵博弈后的结果,但最后却失控了。各方的博弈使双汇做出了看似理性的选择,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双汇把祸首归于上游农民,叫屈说为什么受伤的是我,但是如果它客观的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出置企业信誉于不顾的事情,也就不应该觉得冤屈了。
李维安:这个事情从根本上讲是内控存在的问题。双汇本身是有完备的内控体系的,在物资采购方面也有专门的要求,但问题恰恰出在采购上。万隆知不知道这个瘦肉精无法判断,但是既然双汇内部的成员表示瘦肉精事件曾经出现过,那双汇内部肯定是知道的,但有可能没有上升到集团层面。从这点可以看出,双汇对瘦肉精存在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
邸启明:尽管管理层是否事先获得有瘦肉精的消息无从考察,但是我认为这件事的爆发,可以断定双汇在软管理上,人情、意识形态上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局部风险演变成全局风险
李维安:我认为,这里面暴露出了几个内控问题:首先是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把关不严,让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流入企业;第二就是质检部门,作为采购的后续部门,十八道检验都没有包括瘦肉精;第三就是公司内部审计没有到位,济源公司2010年8月就曾查出过瘦肉精,却没有引起重视,导致2011年3月事件的爆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集团对子公司管理的漏洞,公司做大了,局部的风险没有控制好,结果演化成了整个集团的风险,三聚氢胺就是很具体的一个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用瘦肉精来提高瘦肉率不完全是外部供货商的责任。如果双汇规定收购的猪肉瘦肉率要达到70%以上,这种要求等于是倒逼供货商造假。企业在发展时应该符合生态要求,为上下游产业留下经营空间。双汇为了追求高增长,降低了风险管理要求,付出了比进行风险管理花费的成本高的多的代价。
崔自力:内控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内控的第一责任人是谁?董事长,执行人。然后各部门对内控承担职能部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这种文化控制内控,只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认为,如果万隆不知道,这说明是双汇内控管理硬件设计有问题,没有一个体系能把管控的风险反馈到管理层:发现问题之后是反馈到决策层面还是仅仅销毁,这是执行问题,也有设计问题。
但如果万隆知道,却纵容了这个事情的发生,那么就是软管理的问题。说明集团管控的体系根本没有启动,即使有一个很好的体系,但在这个事件上没发挥作用。管理层过分关注销售指标和销售业绩,忽略了“瘦肉精”对企业的危害,对风险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邸启明:一些企业很强调指标,但其实我们所听到的直通率98%,并不能说明企业产品好。直通率怎么来的?供应产品第一次不及格,返供,再直通,最后多次反复得到这一数据。但呈现到老板桌上的,却只有一个数字。老板并不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这说明指标体系很可能缺失、走样,如果只用这个来管控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可能客户要看直通率,企业为了证明质量很好,而对检测系统做调整。
【话题二】如何避免双汇事件再次发生?
风险对于一些企业是保健药,但是对食品企业来说却似乎更像生死药。食品由于关系到人民健康、安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食品行业一但出现安全问题后果比其他企业更严重,虽有“三鹿”的前车之鉴,但食品企业还是屡屡栽倒。企业追求业绩,追求规模,这无可厚非。但作为食品产业,放弃了风险的控制,无疑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双汇事件给企业怎样一个警示?危机后,企业如何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引进风险控制委员会
李维安: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应该把社会责任作为根本目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不能只为了赢利和业绩,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可持续经营;此外要细致导入风险管理系统,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我认为双汇这么大的企业,是应该把采购和供销的管理上升到集团控制的。
食品行业是一个风险管理层级非常高的行业,应该在这个行业中导入风险控制委员会,由董事会或者专门成立的委员会来负责。金融行业有风险控制委员会来防范金融风险,食品行业也应该有这样的管理机构。现在双汇要从源头上下工夫,建养殖场,屠宰场,这只有少数的大企业可以做到。不能说发现源头有问题那企业都从头到尾全部做,这不符合社会分工的优化原则。
崔自力:风险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外部监督,有时内部人在放任这个风险,就得依靠外部的社会监控,相关利益者要求这个企业对整个社会负责任。进行风险管理,问责机制非常明确时很容易控制;往往就是那些要去控制,却无更多保障依据可循,无更多外界要求标准可衡量的领域,最容易出问题。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体化的,对相关利益者的风险的管理上,也是企业应该考虑的。
明晰监管责任
崔自力:瘦肉精的问题上政府的政策本身是矛盾的,虽然一直有文件禁止瘦肉精,但又从来都没有要求企业监测瘦肉精。企业和政府双方都在周旋。企业存在一种免责的侥幸心态,认为有关部门要求做的监测都做了。责任划分的不明晰导致了问题的爆发。从政府层面来讲,监管部门要落到实处。对犯错误的企业不能够太宽容。企业方面,自身必须要下功夫,全面整治和进行风险管理。
李维安:双汇这次的危机管理比三鹿做得好,当天出事后连夜开会到早上五点,第二天立马发表声明,反馈是很快的。但是还有一点,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整个公司,特别是董事长,作为公司形象代言人,应该承担起责任,不能推卸。双汇把责任推给上游供货商,这样是得不到人心的。消费者购买的是双汇的产品,是双汇的客户,双汇自然应该负责。
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双汇应该提出切实让消费者放心的处理方案。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头头检”是必须的,要每一块肉都让消费者放心,现在不是计算检测成本的时候,应该算做危机成本。不渡过难关,那就得承受一天一个亿的亏损。等到以后质检程序和风险控制都做好了时,可以恢复到抽检。
李超佐:我认为这个事件是市场经济成熟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我国目前最宽容的是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不纵容企业,逐渐会把优良优秀的企业甄选出来。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慢慢可以提高的。
双汇问题,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即便活不过来,还有其他企业出来。这几年来,三鹿、双汇、锦湖轮胎这些事都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作为国内的名品牌,几十年积累不容易,但要摧毁却很容易。可以说,双汇为推动中国的内控事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