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不仅导致11名工作人员丧生,原油滚滚泄入大海,更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一场人为的环境污染灾难。
同年7月3日,紫金矿业旗下的紫金山铜矿发生两次污水渗漏事故,近万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流入汀江之中。浑浊的污水,使汀江受到严重污染,数以吨计的鱼类中毒死亡,而当地的居民几乎已经不再饮用自来水。
环境污染后的企业公关
同样是企业行政失败导致环境污染,同样是水资源污染、同样是污染严重影响广泛、同样是备受世人指责,英国石油公司与紫金矿业,却以南辕北辙的方式分别应对,以求化解危机。
墨西哥湾事故发生后,BP公司初期反应略为缓慢,面对媒体的追问,从公司发言人到CEO托尼·海沃德基本上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而且,BP公司低估了泄漏的规模和严重性,声称漏油量不大,与宽阔的海洋相比不值一提。更令人惊讶的是,CEO托尼·海沃德面对记者居然说出:"Iwantmylifeback.(我希望找回我的生活)"这样的蠢话。
但随后,BP的态度与政策都发生180度的转变。在事故发生一个月后,BP成立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赔偿基金会,补偿给当地居民以及用以修复当地环境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之多。同时,行政总裁托尼·海沃德在公司内部强大的压力下问责辞职。更令人佩服的是,与其他企业企图掩藏真相,删除不利信息有别。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BP公司在谷歌、雅虎等几乎所有搜索引擎上买下漏油(oilspills)和相关事件的关键词广告,使得公众在搜索关于石油泄漏的相关信息时,排在搜索第一位的,始终是BP公司官方网站上关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最新消息。
与其相反,紫金矿业在污水渗漏事件发生后9天,才通报政府和媒体,还美其名曰:“为了社会的稳定,不想造成公众的混乱”。不仅如此,紫金矿业还把渗漏事件的成因归咎于前阶段持续强降雨,企图转移公众视线、推卸责任。而在赔偿金额方面,虽然公司已经被行政罚款956.313万元,但对于如何补偿当地受害居民的经济损失,如何治理受到污染的汀江,至今仍然毫无下文。
受伤的,不只是环境
环境污染,世人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大范围的生态危机。却忽略了污染给当地居民所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变、长远的就业压力和心灵上的创伤。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触礁,3.4万吨原油流入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这次事件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事隔20多年,但影响仍未消失,油轮漏油事件对阿拉斯加渔业、社区和村庄造成的社会和精神影响仍持续存在。
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迄今仍未恢复,当地居民不得不转业。而美国南亚拉巴马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蒂夫·皮库则发现,受污染地区居民的离婚率、暴力犯罪率以及破产者数量也较历史平均水平显著增加,“人们似乎受了群体性创伤”。
同样,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中,类似的问题正在重复发生。墨西哥湾周边地区的海鲜养殖业受到沉重打击,专家估计要恢复估计要用十年时间。而依靠汀江河水发展水产品养殖业的福建上杭居民,更是全体失业。
来自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劳伦斯帕林卡表示,环境污染影响到了人们谋生的能力,损坏了他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混乱,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他说:“社会已经开始混乱,而只有人为灾害才会导致社会混乱。特别是受污染影响较大的周边地区,人们的心理问题更加明显。他们表现出沮丧、焦虑,易发生冲突,而且儿童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危机公关拷问企业良心
企业良心,社会责任。这两个词是许多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面对媒体,面对群众,它们侃侃而谈,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真的一样,仿佛良心和责任是说出来,而不是做出来的。在风平浪静时,没人和他们较真,群众也就姑且相信。但在危机面前,企业的真面目,就如潮退后的裸泳者,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眼前,毫无遮掩。
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迅速纠正和态度的转变,让体现到其国际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令人赞赏的企业良心。相反,紫金矿业的举措,实在有辱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称号。
危机公关,讲究的是迅速和真诚。迅速,体现的是危机公关中的时间性原则。如今网络力量强大,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已经超越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传统模式,呈爆炸式速度扩散,只要处理稍微迟疑,将引发更多的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而真诚,是企业化解危机的最重要、最基本要素。所谓“错就要认,打就要立正”,坦然认错、真诚道歉是企业在污染环境后请求公众原谅的唯一途径,公众可以原谅一个犯错的企业,但不可原谅一个说谎的企业。在企业公关案例中,因为掩盖、撒谎而导致企业倒闭的案例多如牛毛,近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便是最好的举证。
企业的危机公关,代表着企业的态度,透露这企业良心。一个危机公关傲慢、恶劣的企业,往往给人不负责任、缺乏良心的印象。温家宝总理曾经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