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古之道
民间国学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褒贬、成就不一而论;中央电视台今年春节期间搞了一次关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不少名人学者都参与回答,一时间“家风”成为热点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悠悠千载,随历史长河冲刷流传下来的东西太多了,灵芝也有,枯草也有,但看如何挑、如何选。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不把根扎到深处,永远汲取不了先人的智慧。我国自古有大智若愚的说法,中华儿女有的是“大智慧”,非“小聪明”。我们的大智慧体现在方方面面,单说一个“风”:温厚端重的个人作风、宽人律己的大家风范、上善若水的大国之风。从个人修身到一个家族的延续到中华数千年的传承,之所以宽厚、耿直、稳重、敬老、爱幼这些优良品质始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社会风气正方向始终不变,那是因为我们的根未变,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早已写进基因里,在这片土地上,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儿女们始终不敢有半分遗忘自己的民族传统。古往今来,我们有一样的追求,一样的国风!
而在近年来,纵有多如牛毛的国学班开课,国风仍在式微,思之心痛。任何的教育,若不是以家风为根基,最终都将失败,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尤其品德教育,若想只靠学校、书本,效果微乎其微。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是如何形成的?只有在家庭的熏陶下,在家风的浸染下,多年的潜移默化,才能培育出来谦谦君子与温婉君子女。一门有一门的门风,一家有一家的风范,在家风“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下,不管是在进入校园后的受知识教育过程中,还是走入社会的受人生教育中,他们始终能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守护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御今之有
这世间最好的教化也是以家风为载体教化原罪。我们在近些年越来越浮躁,人性的丑陋越来越不受控制地暴露无遗,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学讲堂开课,我们的国学依然在丢失,就是因为任何国学班都不是以家风为载体来进行教育,任何的教育都只停留在说教的表面,在学校里是一套规则,家里是一套规则,社会是一套规则,人们在这繁多的不一致中混乱、迷失,教化的力量逐渐减弱,原罪的束缚越发松弛,人心浮躁了,让人心痛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不是人心不古、人类变坏了,而是家风丢了,国风弱了,教化的力量不足以束缚原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