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杰,1964年生于江苏江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985年考入江苏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美术系,师从张志安、崔子范先生。
1994年参加建国4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
1995年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桂海杰国画作品展”;
1996年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大展;
1997年应邀参加“迎香港回归,全国书画艺术展”;
1998年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
1999年开始创作“秋风”、“新生”、“寻梦”、“丰年”系列作品;
2000年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桂海杰个人画展”;
2001年参加“全国25人巡回画展”;
2002年参加“中韩艺术交流大展”;
2003年潜心创作“彩墨写意”系列作品;
2004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体育美展”;
2005年专注创作“趣墨写意”系列作品;
2006年起涉足“青花瓷器、紫砂陶艺”绘画、雕刻创作;
2007年开始探索“湿墨写意”中国画创作之路;
2008年参加崔子范、张继馨、张志安、刘荫祥、桂海杰“师友五人大写意小品画联展”;
2009年系列作品“湿墨写意”、“趣墨写意”、“彩墨写意”、“水墨青花”、“意墨紫砂” 结集问世;
2010年起举办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大陆两岸四地“桂海杰湿墨写意”巡回画展;
2011年“湿墨大写意”绘画作品在中国瀚海上拍,同年“湿墨大写意”作品收入《2011中国拍卖年鉴》;
2012年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举办《紫玉金砂》当代宜兴紫砂名家精品展览暨桂海杰水墨写意画展。同年,《桂海杰湿墨大写意》绘画精品集出版发行。
2013年应《中国书画报》之邀参加“中国书画名家50家作品邀请展”。同年入选“中国花鸟画一百家”。
2014年《桂海杰风生水起画人居》原作宣纸水印仿真作品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海杰的艺术追求
桂海杰在早年求学期间受过学院派专业训练,并随张志安教授研习大写意花鸟,后又成为崔子范先生的入室弟子。因此,他的大写意花鸟绘画是从一步步解构传统花鸟画后,不断走向深入、走向宽广的。画中都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和时代特征。比如在他的“寻梦”系列作品中,象“盛夏午后静如夜”、“眼前常现儿时梦”、“梦里梦外都是情”、“初步人世都新奇”、“新放荷花初落香”等作品大多表达的是自己初步社会,怀揣梦想,寻找属于自己那片出世般的梦想世界。而在“秋风”系列作品中,象“一夜秋风遍地黄”、“秋风走过面目非”、“莲逢似花寒来秋”、“只觉水凉不觉秋”等作品则倾诉了自己在寻梦过程中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表述了冷眼观世态的入世心态。又如在“新生”系列作品中,象“又见荷塘披盛装”,“不知不觉又一春”“又是一个大丰年”,“金秋极目处处金”等作品,让我们看到他了渴望新生、不断进取的喜悦性情和人生追求。
在表达方式上,最明显的风格特点反映在“彩墨大写意”、“趣墨大写意”和“湿墨大写意”三大类。如果说“彩墨大写意”力图将西方的色彩感情象征、构成艺术观念引入中国画中,更直观、更丰富地强化感官意识。那么“趣墨大写意”作品则偏重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画外之意,追求“以小见大”、“以画表意”诗情画意的人文境界。
到了新世纪初桂海杰除了对绘画、书法、文学、建筑等专业研学外,对中国国学文化情有独钟、研究颇深,多有著作问世。尤其是近十年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的各大名校讲授国学文化的讲学生涯,使他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用国学智慧思考社会现象,思考艺术本质,思考生命轨迹,思考生态现状,思考生存未来……他将艺术如何反映时代的实践向前推进了一步,悄然形成了新的绘画特征,“湿墨大写意”。
在他的“湿墨大写意”作品中,以关爱生命、改善生态、延缓生存为己任,追求清新、纯粹、清爽的绘画格调。线条内敛儒雅又藏而不露,墨色和谐雅致却层次分明,题材普通常见而充满生机,技法简要直白但丰富多姿,形式现代新颖却又内涵丰富,画面随心所欲而又法在其中……点画书写之间无不透露出桂海杰先生对生命、生态、生存的深层思考,以及努力把这种思考转化为独到笔墨语言的艺术心迹和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