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宏观经济乱云飞渡,如一地乱了方寸的积木,随便捡起几片便能拼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近一月,耳语之间议论最多的是“总理到底在想什么”。
4月12日,李克强总理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在开幕式上宣称,“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这句话立即得到了放大式的解读,仅仅半年前,总理在国内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及出访中亚、中东欧等地时的标准表达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会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两句话中,悄然多了一个“强”字,有人便猜想,那么是否会有“微刺激”?
由这个猜想出发,人们可以随地捡起下面这些“积木”:
在4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激励举措,包括“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等等;
随后各省纷纷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投资和大项目仍是重点,有媒体统计,仅广东、海南、天津、江西、贵州5省市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额已然超过7万亿元,于是有人联想到了2009年的那个“四万亿之春”;
5月11日,央行副行长李士余在公开演讲中为地方债务平台“缓颊”,他认为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债券市场,不要妖魔化地方债务的风险管控,未来地方债务还要增加。投资仍然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这要依赖债务市场的发展;
5月12日,央行和银监会召集各银行负责人召开住房金融服务座谈会,要求“各商业银行保证正常房地产融资需求,提高贷款发放和审批效率,不许停止个人购房贷款。”这被市场解读为限购限贷政策的松绑已“指日可待”;
如此种种,不免让人猜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