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慰 女士是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的整体管理、主要决策、策略规划、发展及展望。潘女士是集团创办人,自 1995 年味千中国开业以来一直在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潘 女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在餐饮业有逾十年的经验。之前曾在美国和香港进行亚洲食品贸易,尤其精于中国南北方的美食。同时,潘女士还是上海餐饮协会委员及助理总监。
在 2007 国际特许经营与品牌授权(上海)投资论坛上,潘总做了题为“味千拉面在中国——味千中国加盟商的成功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味千拉面在中国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和体会。在论坛的现场,我们的记者采访到了潘女士。
作为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记者请潘女士向我们网络前的女性创业者分享一下自己的成功经验。潘女士谈到创业分为几个阶段,她告诉大家她在接触到味千拉面这个日本品牌之前是做食品行业的,有了这个从业的背景和经验,接下来通过一个机会开始经营味千拉面这个品牌,一做就是十几年,现在味千拉面已经在香港上市。
同时,潘慰女士聊到了未来的战略规划,仍然是致力于全国连锁经营加盟事业上,在 07 年时能够达到 200 多家店,到 08 年要达到 320 家店这么一个远景。
成长篇拉面女掌门从大篷车起步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赚钱无敌手之际,有一位中国女人,以拉面后发制人。11年间,不少曾经声音洪亮的快餐连锁已声嘶力竭、不支倒下,但这个女人领导的拉面店却越开越多,并打破了餐饮企业难上市的僵局。这个拉面的女掌门人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对自己的成功心得描述得非常简单:“想到了就做喽!”话简单,意深长。卖货的联姻买货的眼前的潘慰,套装得体,语调低缓,文雅的谈吐中透出一丝干练,标准的职业女性形象。“我没有读过大学啊”,潘慰坦然地自我介绍。看记者如此惊讶,她又补充了一句:“但我很小就出来做事,社会经验比较多,想到马上就做了。”潘慰的父母是解放后从香港来到内地的爱国人士。潘慰出生在山西省。直到1988年,在内地读完高中后,潘慰才跟随返港的父母回到香港。此后,她一直在香港半工半读,学过财务、英语,但从没有上过正规大学。半工半读期间,潘慰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售卖食品的贸易行做财务。因为对内地比较熟悉,老板经常派她去内地做贸易。但三个月后,潘慰就辞掉了这份工作,因为她决定做自己的企业。那年,她不过20出头。之后,潘慰开始做自己的食品贸易。她在内地走南闯北,甚至下到各地农村购买各种土特产、粮油食品、海产品,再卖给出口商。这段经历,不仅为她将来在内地的拉面事业奠定了基础,也给她带来美好姻缘。“我是卖货的,他是买货的。”说起自己和先生的结识,潘慰笑了起来:“他很独立,也喜欢我这样独立的女人。”潘慰的先生同样从事食品贸易,并且家族在美国同业内数一数二。这段婚姻,也助推了潘慰在食品业的发展。吃遍世界找美食项目从事10年食品贸易后,潘慰逐渐感到困惑。食品行业竞争大,作为供应商,她经常被赊账,有时一赊就是半年。潘慰因此希望找到一个拥有大量现金流的行业。此后她先后去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考察。那段时间,她经常在世界各地“下馆子”,品尝各地美食寻找项目。在日本一个偶然的机会,潘慰吃到了味千拉面。“那时我感觉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拉面,特别是骨头浓汤,喝了还想喝。”那时香港与内地的快餐业都比较落后,除了洋快餐几乎没有干净舒适的用餐环境。潘慰的直觉告诉自己,这个生意有得做。味千拉面是日本九州的一个拉面品牌。当时,想做味千中国代理的不止潘慰一家。但潘慰多年的食品行业从业经验和内地已有的人员、厂房、设备,使她具有竞争优势。在考察了潘慰位于深圳的工厂后,日本味千拉面的崇光社长对她说:“我对你很有信心。”终于,潘慰取得味千拉面在中国地区的独家代理权。起初,潘慰从味千拉面的加工和调料贸易做起。但受政策大环境影响,出口到日本的生意屡遭挫折。终于潘慰决定开设门店。1996年,味千拉面第一家店在香港开业,生意火爆,当月便实现赢利。随后,潘慰又将目光投向自己生活和工作过多年、市场更为广阔的内地。由于当时看起来感觉在内地市场的发展有些不确定因素,因此潘慰做出了一个特别决定。推着大篷车卖拉面1997年春节,天气寒冷,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在深圳世界之窗公园内,停放着两辆中型货车大小的大篷车,这便是潘慰的投石问路之计———推车叫卖。“我给你画一下那辆车,你就知道什么样子了。”回忆起往事,一直非常沉稳的潘慰突然兴奋起来。她拿起圆珠笔,在纸上飞快勾勒出10年前那辆大篷车的轮廓:“这里有煮面机、架子、柜子,下面有轮子可以推;我们一组6个人,现煮现卖,卖得特别好,排队的顾客起码有30个人!”说起这些,这位拉面女掌门滔滔不绝,眼睛中闪动着跳跃的光芒。潘慰的大篷车早出晚归,总共在世界之窗卖了8天拉面。尽管价格达到15元一碗,但仍受到顾客的极大欢迎,8天下来,流水达到20多万元。负责配菜的潘慰因为不停用筷子夹菜,手指关节全都磨起了泡。“顾客在冷天里买到热乎乎的面条,端着碗蹲在路边就吃,都吃得特别香。”说到这里,潘慰开怀大笑。而这15元一碗的面条,便是如今味千拉面连锁店内的最经典品种———骨汤拉面的前身。“市场调研”大获成功,潘慰坚定了在内地开设门店的信心。1997年,味千拉面内地首家店———深圳华强北路店开业,同样也在当月实现了赢利。此后,味千在内地步入平稳发展阶段,门店数量快速扩张。2003年,潘慰又创立领先食品(上海)发展有限公司,以生产袋装“味千”品牌拉面为主,并为“味千拉面”各门店加工面条、半成品原料。到2006年,“味千”品牌袋包装面在全国已有6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23个省、直辖市100多个主要城市,并出口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潘慰又着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几个品牌:日式炭烧连锁———味牛,日式甜品———麻布十番。从10年前那一碗15元的拉面开始,味千正在朝一个多品牌餐饮经营平台发展。10年之后潘慰的拉面事业取得了成功,但10年之后她依然平实朴素。“潘总细心、不摆架子。”味千员工们这样评价潘慰。潘慰保持至今的一大习惯就是下班后到处巡店。味千(中国)市场部经理蔡忠伟介绍了老板巡店的流程:通常潘慰会先来到递菜窗口,试试面碗的温度;接着来到后厨,打开垃圾桶看看,有时还会用工具翻一翻。这样做的目的,是看原材料有没有浪费;其次,潘慰还可以观察顾客剩下的是面多还是汤多,以改进口味。接下来,潘慰会看看各个角落有没有油污和灰尘。“她虽然穿的都是高级套装,但要是看见角落不干净,就会自己拿抹布蹲下去擦。”蔡忠伟说。最后,潘慰还要检查一下店门口,看为顾客准备的等候椅、应急伞是否充足。在味千拉面淮海路店后厨墙壁上,贴着一张9月份的“员工食谱”。这张食谱显示,从周一到周日,该店每天两顿员工餐各提供一荤一素一汤,且餐餐更换花样。在补充说明上还特别标明,员工每顿饭配有一个饭后苹果。这张食谱每月都会更换,这也是潘慰巡店的结果。一位味千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一次巡店时,潘慰无意中看见员工们的工作餐非常简单,“她当时就说,怎么能给员工吃这种东西呢,马上换菜!”这位工作人员感慨万分:“我看见当时她的眼睛里都有泪光。”从此,潘慰制定了新的制度,严格制定了员工餐的标准和花样。
因为这位女老板的感性,味千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非常高。公司很多人都是追随潘慰从创业到现在,从门店基层员工一直干到中层干部。按股价计算,截至上周五,味千中国市值已接近90亿港元,潘慰占公司股份超过51%,身家接近50亿港元。但这位拉面女掌门对此并不以为然:“那都是纸上富贵,我上市并不是为了圈钱。”潘慰说:“上市后,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都绑在一起,业绩增长和对股东的回报才是最重要的。” 直到现在,潘慰还是经常去公司楼下的一家味千拉面吃饭。她像普通顾客一样排队,也像他们一样照单付钱。京华人·财·榜问卷1.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善于发挥自己的EQ。2. 小时候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明天我会是什么样子。3. 你觉得什么类型的人在经济上一定能成功?敢于挑战自我,并永不放弃。4. 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良好的团队氛围。5. 最欣赏什么样的员工?急公司之所急,想公司之所想。6. 会开除什么样的员工?不利于团队合作的员工。7.您希望员工如何看待你?能够听取员工意见,大度且睿智的老板。8.管理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转型过程中的突破。9. 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多少?半工作半生活。10.每年的个人收入是多少?这我还真没计算过。11.每年可以支配的资金额度为多少?也没算过。12. 是否准备创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品牌?如果有机会当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