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见明,李见明讲师,李见明联系方式,李见明培训师-【讲师网】
精益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见明:经济转型中企业该做什么?
2016-01-20 52203
经济转型中企业该做什么?        ——用一次做对修炼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李见明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给中国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多年来一直受到跨国企业的青睐,因为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宽松的环境保护要求和不成熟的劳动法,这些都让中国的玩具,服装,电子产品,和其他消费品远销全球。  这种工业模式曾经让中国带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并且使数以百万的中国人走出贫困。但是,这种无情的生产模式已经开始瓦解了。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国际原材料的涨价,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低附加值产品制造出口商的利润率不停被侵蚀。 据《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27期报道:以服装产业而知名于天下,有外资企业1400多家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07年底,一个镇就走了200家企业。2008年外来劳工大批撤离,不走的厂子也成了空壳。 据当地业内人士称:美欧等海外采购商不接受成本上涨以后的新报价,再接订单便意味着亏损。珠三角的企业正在面临一张越来越紧的网。“国际环境的不景气,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被称为勒住珠三角企业咽喉的四条经济绳索。 曾任东莞台商协会会长的叶宏灯分析表示: “从根本上说,东莞出口外销型企业遇到的最核心问题是需求下降与竞争加剧的矛盾,即全球需求量大幅下滑,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经济衰退;同时,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制造业飞速发展,与‘东莞制造’形成竞争,而‘东莞制造’却因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竞争优势削弱。”  事实上,2005年,中国放松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在一定空间内浮动。到现在为止,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不少,单是2007年就已经升值差不多了10%。然而,人民币的升值也同时导致本来因为原材料以及劳动成本涨价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价格更加高,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2007年开始,占中国出口额百分之三十的广东省许多工厂纷纷开始倒闭,大约2万家已经结业。瑞士信贷投行估计,在未来三年内,将会有三分之一(大约六万家)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倒闭。今年的上半年,深圳出现了自1979年特区成立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长率。 二、政府为推动经济转型助力 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的三年内,中国的工厂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66%,达到234美元。而这个数目也高于亚洲其他以加工为主的国家。例如,印尼工厂工人的工资只有中国的一半。  从企业和整个国家来说,都有方法去应付这些转变。提高工人的生产率是其中一种方法:随着制造业的全面机械化,工厂可以用较少的工人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工厂的利润率就可以防止被侵蚀。假如中国的企业制造的是高质量,价格比较昂贵的产品的话,也可以使企业利润得到保护。 而今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要求工人加班和解雇工人的时候都要支付工人相应的费用,并且劳动合同法限制了企业开除工人的能力。据瑞士信贷投行估计劳动法的实施会给企业带来15%到20%的额外运营成本。 香港钟表业总会创始人Eddie Leung认为:中国实施的改革已经开始有效果。他在1989年的时候在东莞投资开了一家工厂,看中的正是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燃料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他的运营成本增加了差不多30%。对此,他现在只能调整他的产品组合还有改善产品生产方法。 东莞市外经贸局的统计说, 2007年东莞全市关停外资企业有909家。可在东莞,你难找到一位厂子已倒闭的中小企业主。“每天倒十家都不用太怕!”东莞市劳动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罗自强说,“这样可以腾出土地,引进人少、效益好、高科技、环保的企业。” 近年来,东莞成为广东产业转型的试点,而广东在产业升级换代这个问题上执行力度比较大。在2月29日宣布倒闭的东莞福安印染厂身上,业内人士看到了政府执行力度的影子。该厂是香港上市企业福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福安印染遇到了“环保风暴”—— 环保部门发现了工厂私自埋设的排污管线,每年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近1000万吨,而该厂上报的排污量仅有600万吨。环保做假,脸面无存而宣布倒闭。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今年两会期间的发言认为,广东省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政府希望把珠三角极其有限而昂贵的土地,腾给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反映在政策层面上,就是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环保监控在不断调整,包括制鞋企业在内的外贸出口企业一直负重前行。 据《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2月报道,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跟随省委书记汪洋到沪苏浙三省市学习考察。回到广东后,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第六条涉及到产业转移——“坚定不移地推动珠三角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转移,同时着力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淘汰落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基础产业。” 三、用“一次做对”修炼企业内功,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经济转型中才能顺利度过寒冬 2008年,面对中国经济大拐点:美国次贷危机波及85%以上的中国企业、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减少、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等等,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比过去至少要提高15—30%,极大地冲击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让众多企业苦不堪言. 往日的经验,已不能解决企业今天的问题。 “冬天来临了”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将何去何从?企业家,问前路在哪里? 2008年10月11日在清溢公司举行的和衡高层论坛, 演讲嘉宾清溢和衡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扬菊先生提出:在经济转型中,中国企业只有用“一次做对”修炼企业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顺利度过寒冬。 为什么用“一次做对”修炼内功,能帮中国企业顺利度过寒冬呢? 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因素,内部运营对企业而言是可控因素。企业可以通过“一次做对”从内部挖潜力,从公司高层到基层的这种上带下,全员参与的一次做对,可以把员工手中浪费的金钱拣回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来谋求企业发展和获得高于行业的利润,降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冲击。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自身的实践和由清溢和衡管理咨询公司为近百家的企业导入的“一次做对”管理体系能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无条件提升10%-30%以上;订单交期延误率无条件降低20%以上,甚至同行业最低;质量一次不良率在现有基础上无条件降低20%或以上;库存和物料浪费在现有基础上无条件减少20%以上。 “一次做对”不仅为中国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还为社会节省了资源,还能进一步提高外部顾客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度过寒冬。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北京站 b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