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来说,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笨蛋,由于营养充足,大脑发育都挺好的,尤其是当老板的,个个都是粘上毛比猴还精。不过,在职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本来挺聪明的一人,打了几年工之后,反而变得越来越傻。
这个傻,不是目光呆滞且流口水的那种,而是思维僵化,考虑问题视角单一,难以换位思考,格局小,状态消极,重复守旧,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执行力差,牢骚话也多。
人的思想不是祖传的,而是受环境影响的产物,员工上班,自然是身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包括老板的风格,管理机制,内部氛围,人际关系等等因素。那么,员工身处这个工作环境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让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新员工,最终变得呆若木鸡,越来越傻。
一、入职时的热情被打击。
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月,是工作热情最高的时候,积极向上,创意创新最多的时候。但是,极少有公司能保护新员工的原始热情,也没有正面利用新员工的热情,引导员工加强学习,只是强调要从基层做起,要先吃苦,要能忍受老员工的各种折腾和捉弄。
对新员工的创意创新没有接纳机制,没有对新员工进行反污染保护,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没有进行汇总告知与客观分析,甚至是第一个月就开始直接考核业绩。很快,新员工的热情就被迅速扑灭了。
二、第一个上级。
新员工入职以后遇到的直接上级,是新员工最为直接的行为标杆和职业技术辅导者。这就涉及到各级中层干部的人事管理能力问题,怎么管理下属是一项专业技术。可是,在大多数公司里,中层干部并没有接受专业的人事管理培训,老板把人事管理工作简单化,认为走上管理岗位自然就会管人了。有些员工业务做的好,肯定管人也能管的好,其实,业务能力和人事管理能力完全就是两回事。管人的技术复杂程度要比做业务高多了,老板自己都没整明白人事管理问题,下属的中层干部就更别提了。
中层干部不具备对应的人事管理能力,简单粗放或是个人主观意识主导的管理方式,很快就在新员工心目中毁灭了自己的形象,甚至形成抵触,从对上级主管的抵触,很快就延伸到对工作,乃至对公司的抵触。
三、没有规划。
职业规划这个词说了有几十年,但到现在,真正能为员工做职业规划的公司恐怕是凤毛麟角,即便是做了,后期也没有定期的回顾和分析工作。
站在老板的角度,员工最好是稳定。稳定在公司里,稳定在某个岗位上,长时间的重复工作,才能培养出熟练工种,只有熟练了,工作效率才能提升。再有,有些老板则认为,员工要不要提升,自己会看在眼里,心里是有数的。所以,员工要先表现出来,让老板看到优秀和业绩贡献,再给予提升。
站在员工的角度,没有职业规划,看不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在入职的新鲜感消失后,必然会陷入茫然状态。当前的工作只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很快就会厌倦。哪里还有心思来保持积极状态或是研究工作质量的提升。
四、同事关系的建立。
员工之间的同事关系,要比劳资关系更加的紧密和亲切,但却很少有公司来正视同事关系的形成及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在建立同事关系后,大家在私下必然会交流一下生存之道,共同切磋反管理技术,员工在老同事那里首先学到的,一定不是职业技术,而是如何自保。例如老板的忌讳是什么,公司内部的裙带关系,各帮派的组成和冲突点,如何站队,如何不背锅,如何逃避责任,再接下来是钻空子,如何利用当前的管理漏洞来偷懒,监管的盲区是什么,哪些工作环节可以省略,甚至哪些地方可以捞点外快,然后还对公司对老板的各种吐槽和抱怨~~~~。
新员工感觉到大家都不是在认真做事,更多只是糊弄而已。那么,我还要不要以认真敬业的态度来面对这份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