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反哺”,我的脑海里总是出现这样一幅生活中常见的画面:家里任劳任怨、憨实质朴的老大无怨无悔地秉承着长兄当父的职责,艰难却又永不言弃、渴望弟妹们能能成龙成凤、有出息,给家里带来荣誉与兴旺。至于以后自己能得到什么,老大不知道,只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是责任。
这也是我们农民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前的烽火岁月就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论断。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广阔的农村,广大的农民兄弟是孕育我党的沃土;冒着生命危险支前的农民大军,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供给,那是亲人般的骨血深情。
革命胜利了,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我们广大的农民兄弟以大寨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因为他们有一个简单却又深赋哲理的信念:将来一定会好的。
于是,革命胜利后,安定下来的农民子弟有机会学习变成了城里人;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更多的农民子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更多的农民兄弟还是日复一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变成城里人。
由于城里人不屑那些脏乱的、繁重的工作。于是,我们任劳任怨的农民出现了---------农民工。在建筑业、采掘业、搬运业、农民工已占80%至90%。据GDP显示,15%至30%是由农民工提供的。据统计,一个农民工一年创造25000元的价值,除7000元左右的工资外,18000元留给了城市。用除生活费以外少得可怜的工资返回支农,虽少得可怜,但这笔资金却超过了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总收入。足以让素来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甘为孺子牛的农民们欣慰和满足。所以,他们忍受着城里人的歧视,承受着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很少会享受到节假日的清闲。至于让城里人掩鼻反胃的脏乱,在他们看来显然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秉承着一个信念:将来一定会好的。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其中提到的“反哺”,出自于《本草纲目.禽》。其中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此漆黑丑陋的小鸟,被人们视为非吉祥物,难登大雅之堂,不入水墨丹青。今天我们的总书记却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中用上了“反哺”这个词,意指对农村、对农民感恩之心。农村、农民,从共和国建国前至今,为了国家的富强,一直都是默默地、尽心尽力地付出。时至今日,我们的城市发展了,工业复兴了,政策提出反哺农村,回报农村,这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关键是我们的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要从思想上,从内心上,用一颗真正的,感恩的心,去落实我党制定的这项支农政策。就像回报当年含辛茹苦供养我们上学生活的父母、兄长;就像当年百万农民支前一样一腔热血;就像连慈乌都知道反哺养育之恩一样的尽心尽力。我们的国家还不足以对农村、农民的恩德以涌泉相报,那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更应该节约一切费用,真正的把政策落到实处,把资金物资用在农村、农民急需的地方。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这不是还债,所以不要心不甘情不愿;这不是施舍,所以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更不是救世主,所以不要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是反哺,是感恩,要用一颗虔诚的、敬畏的心,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为当年他们的付出造就了今天共和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