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三件事.
《京华时报》报道:一尊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纪念碑10月6日出现在通洲宋庄文化艺术节上。至于它的出现、创作意图、社会价值、艺术价值,这里不谈。想说的是:超女是时代的产物,属于今天这个时代,这并不代表这个时代就是属于超女。我们可以说现在是经济时代、是数字时代、是科技时代,如果要说是“超女时代”恐怕就有些不妥,至于立碑铭文就显得有些畸形了。
滑稽的是,在上海,“五卅运动”主要代表人物顾正红烈士纪念碑被开发商拆掉了。顾正红烈士与超女的区别在于:他们是民族英雄,是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一个时代人民的追求,所以他牺牲了,人民怀念他。给他铭文立碑,世代铭记。而今,我们到哪里去缅怀先烈,英雄也能错位吗?
前些日子,有专家们为孔子塑了一个“标准像”。至于标不标准我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接着又有人提出,把洋人的圣诞节复制到孔子的生日,予以大肆宣扬。我不说有没有意义,也不谈独尊儒学的利弊,更不讲其动机的纯与不纯。
在这里我只想说,在众多值得纪念的洋节日里,作为感谢大地,感谢耕种,感谢耕种的人们,感谢善良,感谢友谊的感恩节缘何不能扎根在中国,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难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吗?非也。古语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谢师长的授艺之恩,为感谢朋友的知遇之恩等等,我们有数不清感人至深的故事、传说。在典籍里,戏曲中,都注入了浓浓的感恩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感恩的故事同样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我们的言谈中也常常涉及到这个扣人心弦的词语。
我们的社会也不乏仗义疏财的义士;有责任感、关心弱势群体的慈善家;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圣洁的灵、描绘着天使般的人生。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3月14这一天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农业税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破天荒的壮举,这一天是值得庆祝、值得牢记的一天,所以在河南某农村,为纪念这一天立了一座丰碑。表达了9亿农民的心声。
如果我说3月14这一天,是感恩的一天,是感谢耕种最好的表达。这一天是我们农民自己的节日,把这一天定为中国农民节,来提倡爱,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比搞一个什么超女纪念碑更有意义?这不正是象顾正红这样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所追求的吗?即便是孔老夫子这样的大圣人,为了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为了他的子孙后代们能学会感恩,哪怕让他下岗,他也会欣慰的感慨“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