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汝祥毫不隐晦自己的成名是从《中国经营报》开始的。
2001年,姜汝祥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摩托罗拉
文化这次能赌赢吗?》投给了《中国经营报》,没想到编辑很快就采纳了这篇文章,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最高峰的一年多时间里,以每周一篇一个整版的大篇幅文章,逐一高屋建瓴的点评国内的知名企业,给中国的企业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姜汝祥也因此一夜成名,顺理成章的进入咨询行业,成立锡恩公司。
十年后,再次见到姜汝祥是他新做的“电商粉丝基地”。他正在布置新的办公室,人员还没有完全到位。桌子上摆着一本《电商
战略之电商2.0》。尽管姜汝祥博士已经把自己的咨询转向了电子商务领域,然而更大的转型是,现在他所从事的业务基本都搬到了手机上。
放弃大企业 转做执行力
在2003年、2004年,姜汝祥的《差距》《榜样》等书籍相继问世,迅速成为各大排行榜上的畅销书,书中的文章主要结集于《中国经营报》上的专栏文章,从公司的
战略层面对比了国内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公司
战略上的差距。
此后,姜汝祥的锡恩公司为国内的很多大企业做了大量管理咨询工作,在国内的咨询公司中走到了最前边。然而,从2004年开始,姜汝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
战略转型:放弃服务大公司,专注了于服务中小企业,侧重于执行力的咨询和
培训。
姜汝祥发现,在跨国公司中,从CEO到基层员工,每一个人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无论换了谁,公司都还是正常运转,这说明公司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不过分依赖于个人,这就是制度的规则。“我就是想帮助中国企业建立一个不依赖人的管理体系。”
2004年~2005年是中国企业黄金发展的时期,出口形势大好,很多企业都打电话咨询,为了更多的服务企业,姜汝祥创意性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咨询方案做成一个小册子+光盘卖,每套咨询方案仅卖980元。没想到这样的一套方案竟然在
市场上大卖,机场的书店都主动找过来,希望在机场书店播放这套光盘。
到了2009年,国际
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席卷全球的
经济灾难也波及到了中国
市场,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倒闭,这也深深地影响到了锡恩公司的业务。身处其中的姜汝祥很快调整
战略,写了很多文章鼓励企业尽快实现
战略的转型,还带领企业九次去丰田公司,学习丰田的管理模式。在当时,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学习丰田好榜样》甚至还成为年度的畅销书。
然而,在随后4万亿的政府救市资金进入
市场后,民营企业纷纷把资金投向了
房地产。“那时,我们客户中60%的都开始涉及地产,实际上我们的这种努力最终是失败了。”
寻找部落电商的未来
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微博、微信、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社会学专业出身的姜汝祥看到了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符合人性的需要,在移动互联这个体系中做商业是未来的趋势。”
不可否认,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体系,现在除了打电话,几乎主流的中国人的网上生活都迁移到了微信上,在微信上聊天、买东西、看新闻、娱乐。姜汝祥发现,在后微信时代,其实在微信上还可以做生意。
“对于很多做OEM的企业,渠道的高门槛和传播的高门槛是两座大山,根本无法逾越,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发现这些都不存在了。在网上做生意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在微信上做营销的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互联网摧毁了这两大体系。”姜汝祥表示。
2012年锡恩公司转型做了电商大学海星会,将自己的
培训内容搬到微信上,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有了几十万的订阅量。姜汝祥将自己的海星会定义为“三五一有”,即:没有校园,没有老师,没有学费,但是有干货。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海星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含电商大学、粉丝基地、部落电商的综合型的平台。截止到2014年6月,海星会已经有了70个城市的分站,建设了130个学习群。
通过微信群,海星会已经聚合了几十万的粉丝,先有了用户,随后姜汝祥计划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定制企业。如今,在部落电商的平台上已经有了20个品类的定制化商品,很多商品采用预售的方式,价格低于
市场价,更安全更有个性。姜汝祥认为,部落化电商,小众化电商,这种基于互相信任的关系,建立的电商平台,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的到来。
见证篇
姜汝祥评“柳传志现象”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批评过柳传志对联想的分拆。捅了这个马蜂窝之后,在出席一些峰会时,就有企业家问我,如果你是柳传志,你又会怎么办?柳传志在不同场合都表明过他为什么要分拆联想,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有杨元庆和郭为的两虎相争。可以说,柳传志分拆联想,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可以理解,甚至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其实,我们应当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站在“双轨制”时代,我们要去理解并赞扬柳传志在当年的
压力下,把一个错了的事做对了。但站在
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却要明确,以后再那么做就是明显的错了。因此,当时代转折来临的时候,如果柳传志不能承认那是一个错误,如果我们还把错误当成榜样在歌颂,这不仅黑白不分,而且是对后来者的误导。其实柳传志分拆联想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人设事”,这本来是很简单不过的错误逻辑,但为什么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中国整个企业界却对此表现出“集体的沉默”呢?答案在于,这是一个
文化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