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0条解读
陈德胜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经济金融形势政策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战专家讲师
老师简介:
1授课老师在商业银行总分支工作20余年,曾任职支行行长,分行计算机中心主任、信贷部经理,总行评审官、战略与发展规划部总经理、首席研究规划专家、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调研大中型企业3000余家。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2跟随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专家型部长们学习交流20余年,深邃理解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政策制定逻辑和执行方法要求,为1000余家政企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3坚持站立微笑授课3000余场,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通俗易懂,落地有声,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方式:
主题讲授+视频欣赏+情景模拟+案例研讨+学员分享+落地工具+头脑风暴+工作坊
课程大纲:
一、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一)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1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2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3结合形势变化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4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行动,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
5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6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
(二)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1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2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三)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1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2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二、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五)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育支撑
(七)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
(八)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
三、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九)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1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
2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
3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服务
(十)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1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
2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支持地方发展特色餐饮。
3加大家政服务培训力度
4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十一)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1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2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
3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4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
(十二)推动冰雪消费
(十三)发展入境消费
(十四)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1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2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
3推动将露营、民宿、物业服务、“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十五)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
1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
(十六)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1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3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4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5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
6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7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十七)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1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2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3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
五、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十八)强化消费品牌引领
1打造更多中国服务品牌
2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
3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
4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十九)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1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
2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3开展健康消费专项行动
4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5不断丰富邮轮航线和旅游产品
(二十)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
1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等制度衔接融合
2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
3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4引导外贸代工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品牌
5落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政策
六、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二十一)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1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2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3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二十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1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2健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体系,推行更高效的消费维权方式
3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
(二十三)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1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
2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
3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推动传统百货等实体店改造成为新型商业场所
4加大对夜间消费集聚区域的经营活动场地、公共交通运力、临时停车泊位等配套保障力度
七、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二十四)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1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2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3引导地方有序开展传统民俗类消费活动
4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社会集团采购
(二十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2鼓励各地区简化审批流程,实行线上即报即办
3以跨部门联合方式提升监管抽查效率,对大众消费场所无事不扰
八、完善支持政策
(二十六)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
(二十七)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1更好统筹投资和消费
2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3支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二十八)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
(二十九)强化信贷支持
1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2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
3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三十)完善消费配套保障措施
1鼓励各级工会将经费用于消费领域
2加力实施消费帮扶,加强产销精准对接
3探索开展有奖发票活动
4健全服务消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统计监测
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答记者问
(一)兼顾供需,统筹加大对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主体的金融支持
(二)适度优惠,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从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合理纾困,针对信用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鼓励与银行商定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服务
(四)专项行动,要求金融机构开展专项行动,发挥政策协同作用,积极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工作
(五)增加消费金融供给
(六)优化消费金融管理
(七)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
(八)优化消费金融环境
十、多家银行发布消费金融行动方案
(一)建设银行发布的《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方案》
(二)邮储银行发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行动方案》
(三)农业银行发文加大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四)中国银行积极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