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新希望集团特邀清华大学客座讲师巨一铭老师、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狼性执行力,本次参加人数有10多人,参训人员主要为公司中基层人员,
员工不创造价值就是公司的负债。任何没有达到最终所要结果的行为是毫无价值的。员工靠提供好的结果换取薪水,企业靠提供好的结果创造利润。没有创造好结果的员工是负债员工,资产性员工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结果。 任何企业的发展,只与你创造结果,换取你所需的价值有关。无论是市场不景气,还是团队不好管理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不创造价值的理由。无论是老板不懂管理,还是同事不配合都不是你不提供结果、不创造价值的理由。
而员工在企业中不做结果通常有三大根源:A、认识问题(对结果的定义及认知有所偏差);B、态度问题(有情绪、有惰性、不认同、无所谓、应付了事、对待问题或结果视而不见等心理);C、能力问题(有意愿想把事情做好,但又不知道如何获得结果,往往就会力不从心、缺少方法)。
正是由于以上几种根源,导致整个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都是只停留在做过程的层面,始终未能达到企业所要的结果,或者所做的结果不尽人意。对待工作更是松松垮垮、能拖则拖,老板在后面推一下动一下,更多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少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老板思维。 从而就弱化了整个企业的执行力。
第一讲、执行力的认知
1、什么是执行力?
(1)
凡事以结果为导向
(2)
给公司结果就是有执行力
(3)
有执行力,就是必须保证完成任务
(4)
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产生于对结果的定义与认知不同
2、什么是有结果?
(1)
商业的本质就是结果交换
(2)
功劳是结果、苦劳是过程
(3)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做事情是否有结果
(4)
有结果不是做了,而是做到位了
(5)
成功的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
“所谓优秀,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史玉柱
(6)
结果的三大假象
Ø 态度≠结果
Ø 承诺≠结果
Ø 任务≠结果
3、打造干的文化
(1)
用行动创造结果
(2)
拖延是公司发展的大忌
(3)
一个好的行动胜过万个好的想法
(4)
创造“现在、立刻、马上干”的文化
(5)
经验是干出来的,而非想出来的
第二讲、狼性执行力的四大心态
1、没有任何借口
(1)
习惯找借口就是想推卸责任
(2)
执行力差就是心态有问题,态度决定一切
(3)
遇到问题就说是别人的问题,就是等于在原地踏步
(4)
遇到问题要说是自己的问题
(5)
没有办法转换到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6)
办法是想出来的
——技法有限、心法无限
2、积极的心态
(1)
唤醒把事做成功的欲望,以结果为导向
(2)
用狼性文化作为企业的执行文化
(3)
善于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
提高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断练习——单点极致
(5)
学会共赢,敢于付出、善于合作
(6)
学会感恩、学会爱
(7)
停止所有一切的抱怨、相互推诿
(8)
抱怨的根源起源于一个人的“关注点”转变
3、敢于承担责任
(1)
责任是万力之源
(2)
责任胜于能力,100%负责任
(3)
敢于担当,这是我的问题
(4)
企业需要的是有责任心的人并非善于推卸责任的人
(5)
企业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6)
企业有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人承担责任
(7)
企业的问题是每一个人的问题
(8)
解决问题、而不是上交问题
4、不要轻言放弃
(1)
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言弃
(2)
不逃避,坚持到底;
(3)
学会拥抱未来
第三讲、成功执行的前提
1、绝对服从
(1)
结果提前,自我退后
(2)
绝对服从就是100%执行上级的意图
(3)
服从的能力大于其它一切的能力
(4)
公司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高层思想执行不下去
(5)
执行是一切的基础、有执行才有其它一切
(6)
不理解领导的意图不足以成为不去执行的理由
(7)
领导永远是对的
第四讲、执行的核心关键
1、用心第一
(1)
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能把事情做好。
(2)
将心注入才会产生结果
(3)
让员工执行力强的唯一核心就是让员工把心放在公司
(4)
学会与企业一条心
(5)
努力让自己成为领导的心腹知己
2、用脑第二
(1)
先用行之有效、后再去创造
第五讲、成功执行的命脉
1、带动
(1)
身教大于严教
(2)
领导者要以身作则
(3)
员工只会做你监督检查的,不会做你要求和期望的
第六讲、成功执行的策略
1、敢于实践
(4)
员工在职场中的不进步多数是缺少行动
(5)
等待永远不会有结果
(6)
敢干比会干更重要
(7)
经验来自实践
2、速度第一
(1)
任何想法变成现实都需要行动、而且要快速的行动
(2)
过去是适者生存、如今是快才能生存
(3)
快才能改变一切
(4)
行动要快
(5)
做事要快
(6)
反应要快
3、及时沟通
(1)
目标清晰
(2)
表达准确
(3)
主动反馈工作的进展
(4)
事前沟通是请示、事后沟通是解释
(5)
沟通过程中 杜绝“我以为”
(6)
反馈问题时,带上解决建议和解决方案